APP下载

跨越岁月的爱情

2017-03-25项玫

女士 2017年1期
关键词:刘波笛子夫妻俩

项玫

故事的男主角叫俞逊发,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员,他所研制发明的“口笛”曾经轰动海内外。

故事的女主角叫刘波,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中阮演奏家。这位大连姑娘,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被破格录取为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阮专业学生。1986年,毕业后的刘波走进了上海民族乐团。

两人的缘分由此开始。

俞逊发刚与前妻离婚,住在单人宿舍里。他的随和以及好人缘,给年轻的刘波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刘波眼中,俞逊发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早在毕业前,刘波就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听过他演奏的《赤日》,其非凡的演奏功力和极佳的舞台效果,令刘波佩服不已。

在俞逊发眼中,这个北方姑娘大大方方、正直好学、业务又好,他自然是喜爱的。不久,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1987年,上海民族乐团应邀到国外演出,俞逊发和刘波同时受到了邀请。当时,刘波有照相机,俞逊发便买了许多胶卷,两人相约在需要留影的时候互相帮忙。回国后,关于两人的传闻不胫而走,这给俞逊发的事业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然而他一如既往,坦荡地和这位年轻的女学生保持着纯粹的师生之谊,这让刘波非常感动。

1988年夏天,乐团放假,俞逊发决定到大草原去采风。刘波闻讯,要求一同前往。内蒙古温差很大,拖拉机开出10个小时,已经是深夜了。刘波穿着夏天的衣服,冻得发抖,被颠簸的车厢震得东倒西歪。俞逊发把外套脱下给了刘波,双手摊开牢牢地撑住车栏杆,防止刘波因为车颠而被撞。那一刻,刘波对这位长她20岁的师长兼朋友产生了深深的依赖。

从内蒙古回来后,即将到来的短暂离别,让两人在同一时间强烈地感受到了爱情的存在。

假期结束,刘波回到上海,两人相恋了。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刘波一直没有勇气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

1989年春节,刘波回到大连,鼓足勇气把恋情告诉了母亲。对此,父母难以接受。为了日后的幸福,母亲希望女儿能够慎重考虑。假期结束,父亲送刘波到火车站。一路上什么都没有说。

回到上海,刘波从母亲的来信中得知,父亲那天没有回家,在办公室里把自己关了整整一天。

不久,刘波收到父亲的长信。信中说,俞老师是一個非常优秀、忠厚的人,在艺术道路上对她会很有帮助,但是选择他作为丈夫也许并不合适。作为父亲,他尊重女儿的选择,但同时保留自己的意见。他希望女儿不要太冲动,冷静下来好好考虑一下。

父母的通情达理和忧虑不安,让刘波既感动又难过。她不想伤父母的心,可是对于已经付出的爱,她不想再收回。人可以经历许多次恋爱,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恋人也许只有一个。当他来到自己身边时,她不想错过。

刘波暗暗打定了主意。

1990年10月27日,是两人结婚的日子。前一天,俞逊发破例接下了一个很商业性的录音工作,在录音棚里从晚上9点呆到早上7点,然后直接去了理发店。一宿未合眼的他,居然坐在理发椅上睡着了。理完发,他拉着刘波去买衣服,用刚刚拿到的报酬给他的新娘买了一套玫瑰色的漂亮皮装,给自己买了西装。两人就这样穿着新衣服走进乐团对面的小饭馆,举行了婚礼。刘波的母亲带着刘波父亲的祝福,到上海参加了女儿的婚礼。

步入婚姻的俞逊发和刘波,都庆幸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俞逊发喜欢交朋友,喜欢和朋友喝酒,家里特地装修了一个小小的吧台。刘波经常和丈夫一起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朋友们也都愿意到他们家来玩。

刘波喜欢逛马路,俞逊发总是陪着她一起出去,积极地给她做参谋。每次出国,他总要给她买一大堆衣服回来,只要有一件是她满意的,他就知足了。

夫妻俩更多的共同语言,还是在艺术上。两人互相勉励,互相切磋,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1992年,俞逊发灌制的笛子专辑《妆台秋思》获得了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并名列榜首。1993年,他创作的笛子独奏曲《秋湖月夜》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刘波先后获得“上海之春”表演奖、95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阮组第一名、1997年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等多种奖项。

1998年,刘波决定放下工作,孕育爱情结晶。儿子俞凯杰在1999年的大年夜来到人世,给夫妻俩带来了不尽的欢乐。俞凯杰似乎天生就具有音乐细胞,家里一旦响起音乐,他就会伴着音乐声欢蹦乱跳,让夫妻俩欣喜不已。

刘波说,任何幸福婚姻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因为有爱。

猜你喜欢

刘波笛子夫妻俩
刘波作品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晚霞
刘波:大海与我作伴
笛子演奏家
认错
笛子演奏家
一双筷子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Jet Impingement inside a Semi-Confined Smooth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