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1-06-22王桂英岳丽娜
赵 楠,王桂英,廖 娟,马 芸,岳丽娜,唐 玲,郝 丽,李 静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4.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北京,10007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十三·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中医护理技术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加快中医护理发展[1]。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设立“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中医药提质增效项目”,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征集传统特色优势中医护理技术,围绕技术传承创新,开展护理师资培养工作。经过层层筛选及审核,2018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分别成立“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和“燕京中医外治法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均取得收效,现介绍如下。
1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创新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模式
工作室培训模式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由工作坊式教学演进而来,多被解释为学习和实践艺术的机构。它以具体目标为主导,以分享灵感和思考为表现,鼓励学生在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下,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实现创意[2]。近年来工作室培训模式在我国的中医教育中渐有应用,并展现出了其优势所在。目前中医技术培训多借鉴西医护理技术的模式,缺少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教学方法[3]。中医护理学知识是在人类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所得,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特点;中医护理学知识由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间关系的观察和推理得出,具有抽象性特点;中医护理学通过运用八纲辨证基本原则实施辨证施护,具有内隐性特点[4]。这些特点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燕京中医外治法”这两项特色技术中尤为突出,均使得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单一的操作示范均很难尽传其知识精华。“护理培训师工作室”是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工作室教师起传授引导作用,受培训者在实践中学习,并参与分享、理解教师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经验,真正掌握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完成学习目标和提高培训效果。对两家工作室培训教师及受培训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满意度均超过95%。
2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丰富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模式
有数据[5]表明,我国中医院有96.5%的护士希望接受中医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尤其对于常见的证候要点、特色技术等需求较高。其中54.1%的中医医院护士对目前接受的中医护理培训满意度不高,其原因主要包括临床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效果对临床胜任力帮助作用有限等[6]。我国中医院护理队伍普遍以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为主[7],即使是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也存在课程内容过于西化,中医基础不扎实等现象[3],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中医造诣的高素质护理师资人才迫在眉睫。“护理培训师工作室”项目既丰富了现有的中医护理师资培养模式,也是对人才培养新方法、新路径的尝试和实践。
两家工作室均由医院护理部主任担任项目负责人,通过组建师资团队;构建工作室建设方案及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培训大纲及培训手册;组织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进行护理培训师结业考核等一系列培养措施,着力培养具有中医辨证施护能力、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能力等的创新型、实践型师资人才。2018—2020年共培养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护理培训师26名,燕京中医外治法护理培训师22名,使医院的护理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3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及推广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规范及应用推广过程中,因经验性操作较多,疗效受实施者影响大,效果评价欠量化等问题存在一定困难,重视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编写工作是保证其临床规范性和应用推广的基础[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2015年颁布了《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9]中临床常用18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团队参照《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对“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燕京中医外治法”两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流程优化和梳理,并完成了“技术操作标准”、“技术操作流程图”及“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整套技术规范编写工作,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加强中医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也是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和推广应用的关键[8]。以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例,施乐者需要通晓五行音乐处方组成规律,熟练运用五行理论及八纲辨证,并结合个体所处的空间、时间,因季、因时、因人、因症,运用五音对五脏的原则,进行辨证施乐[10]。该项特色技术的核心在于“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辨证施护能力。“护理培训师工作室”项目深度融合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培养出一批熟练掌握“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燕京中医外治法”的中医护理师资人才,以点带面,使这两项特色技术在临床实践行为显著增加且覆盖面不断扩大,且带动和影响了医院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工作,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西苑医院肿瘤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等科室进行推广应用,2018—2020年实施人次逐年递增,可达3500余人次/年,见图1。“燕京中医外治法”不断扩大伤口治疗应用范围,在北京中医医院先后开设了“燕京疮疡护理门诊”、“燕京疮疡护理咨询门诊”[11],2019 年门诊量达 38579 人次,为2018年的2.05倍,见图2。
图1 2018—2020年“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实施情况
图2 2018—2019年“燕京疮疡护理门诊”就诊人次
4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搭建中医护理学术科研平台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在全国和北京市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期间开展“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燕京中医外治法”专项特色技术培训20余次,共培养了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骨干学员300余人。在多形式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资培养项目与骨干培养项目形成了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效果。2018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签订合作意向书,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减压效果研究,扩大了“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国际护理领域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在工作室建设期间,围绕特色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如“中医五行音乐联合揿针针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耳穴贴压联合五行音乐对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蚕食清创换药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分析”“传统特色护理技术邮票贴敷法针对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课题的研究,并发表护理学术论文[10-13]。“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团队在促进中医特色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的深度挖掘,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激发了其开展科研的积极性[14]。
5 建议与展望
“护理培训师工作室”项目是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推广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其建设方案设计严谨,实施路径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满意度高,是对中医护理师资培养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其他省市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师资培训提供借鉴思路。但在工作室建设期间,仍存在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功底薄弱;特色技术推广方式单一,辐射范围局限;护理科研深度不足,缺乏横向联合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加强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及科研与创新思路的培养,增加院际之间的科研联合,同时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可创造条件设立专职岗位、加强学术交流、拓宽推广方式、持续经费支持等,以营造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氛围,推动中医护理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