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训练对小学生社会技能水平的影响

2021-06-22范会勇魏文超陆斗南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03康平县小城子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沈阳057

关键词:消极实验组技能

范会勇 魏文超 陆斗南(.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 03;.康平县小城子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沈阳 057)

引言

社会技能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交往以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1]。学生缺乏社会技能是导致校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2-3]。

社会技能主要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种成分,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改善和提高。20世纪30年代,杰克和佩奇等人第一次在实验情景中训练儿童的自信心,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儿童自信行为明显增多,而且随时间推移效果保持稳定[4]。20世纪70年代后,儿童社会技能研究逐渐增多,社会技能训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5]。研究焦点也开始从自闭症、智力发展滞后等特殊群体,逐渐转向处于社会技能发展早期的学生[4](125)。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手机的普及,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时间和频率明显下降[6],小学生的社会技能发展有滞后减缓的趋势。

小学二年级是社会技能发展的关键期,但社会技能情况不容乐观[7-8]。前期调查显示:有37.3%的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消极行为技能得分超过警戒线,其表现为:在环境行为技能方面,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占13.6%,爱打闹的占17.3%;在人际行为技能方面,喜欢打人、骂人的占23.4%,喜欢嘲笑他人的占14.3%;在自我相关技能方面,爱说谎的占16.1%,骄傲、自以为是的占15.3%。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提升小学二年级学生社会技能水平的训练教育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回答以下问题: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方案应该具备哪些内容?训练教育方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研究者对6 个班269 名学生进行了儿童社会技能测试,每个班消极技能得分最高的5 名学生进入备选库。经过学校、家长的同意,遵循自愿原则,最终选择20 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保证两组具有同质性。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小学儿童社会技能二因素教师评定问卷》[3](32-35)。该问卷包括积极技能和消极技能两个方面:积极社会技能包括环境行为技能(如上课认真听讲)、人际行为技能(如乐于助人)、任务行为技能(如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自我相关技能(如能认识到他人感受);消极社会技能包括环境行为技能(如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人际行为技能(如嘲笑他人)、自我相关技能(如撒谎)。

该问卷总共26 个题目,采用1—7 分记分。评分规则是:在积极行为技能方面,1 分表示最差,7 分表示最好;在消极行为技能方面,7 分表示最差,1 分表示最好。

在筛选阶段,由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较低的学生。在实验阶段,由心理教师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评分。在本研究中,该问卷各维度的α 系数在0.91—0.98 之间,全问卷的α 系数为0.95,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4.35,SRMR= 0.058,AGFI=0.941,IFI=0.954,CFI=0.954,RMSEA=0.067,所有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心理训练计划的设计

1.训练目标

提升学生的社会技能水平。具体来说,提高积极行为技能的得分,降低消极行为技能的得分。

2.训练内容

本研究的社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问候技能、倾听技能、沟通技能、识别和控制情绪的技能、理解和赞美他人的技能、问题解决的技能。各个技能的训练要点见表1。

表1 本研究中的社会技能训练要点

3.训练方法

首先,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看动画片、角色扮演等方法和形式,让小学生有机会对榜样进行观察、模仿。

其次,在教师的带领下对社会技能进行分项训练,掌握各个部分的要领。

再次,教师给出相似情境,进行社会交往的模拟练习。教师给予及时纠正和强化。

最后,布置社会技能练习作业。教师将分解的技能要点作为作业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进行练习。

4.训练安排

2019年10月至11月,对实验组学生实施10 次的社会技能团体辅导,频率为每周2 次,每次90 分钟。每次团体辅导都有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单元主题、环节、目标、活动内容和时间等内容[9]。

(四)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前后测实验设计。学生的社会技能水平是因变量,由班主任根据《小学儿童社会技能二因素教师评定问卷》进行评分;每个学生在干预前后各有一个分数。社会技能训练是自变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训练。对照组学生则不做社会技能训练,由心理教师辅导他们做作业。干预实验由经过训练的心理教师具体执行。

与传统的t 检验不同,效应量d 受样本量的影响较小,能比较稳定地检测出心理训练的实际效果,特别适用于样本量较少的情况;而且,还能直接看出差异的大小[10]。后续数据分析采用效应量d 进行均值差异比较,主要比较前后测的差异、后测与延时测试的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二、研究结果

(一)积极行为的训练结果

消极行为项目得分较高的学生,积极行为技能得分较低。在实验开始前的测试中(前测),实验组比对照组低了0.78 个标准差,也就是说,实验组的积极行为比对照组少了47%;一个月后,实验组积极行为技能的得分超过了对照组,改变幅度达到1.18 个标准差,实验组的积极行为比对照组多60%。而且,训练结束后一个月的延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得分降低幅度远低于对照组,即社会技能训练不仅提升了实验组的积极行为,而且,这种提升效果还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积极社会技能的训练结果

(二)消极行为的训练结果

由于是根据小学行为项目随机分组,所以前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得分差不多,差异没有统计显著性。经过一个月的社会技能训练,实验组消极行为得分的降低幅度达到了1 个标准差(即-1.25-(-0.29)= -0.96),降幅达到55%。一个月后的延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消极项目上的得分没有明显的反弹(d = 0.07),与对照组的差异继续拉大(d = -0.88),实验效果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消极社会技能的训练结果

(三)干预训练效果的典型案例

阳同学是在干预训练中行为改变较大的一个例子。通过团体辅导,他在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团体辅导前,他对辅导老师很排斥,对其他同学有很强的攻击性。经过团体辅导之后,他能站在不同角度为他人着想,能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积极分享个人想法。大家对阳同学的评价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因身体缺陷而产生的自卑,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是阳同学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年幼时,阳同学常因身体缺陷被同学嘲笑,长此以往,他便选择粗暴动手的方式进行反抗;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处理方式疏于引导,导致阳同学消极行为增多。实际上,阳同学一直缺少朋友,他特别渴望朋友,渴望其他人的倾听和理解。而通过本次训练,他体验到了其他人对他的理解、关注、倾听、友善和尊重,更得到了积极行为技能方面的指导,从而让他的消极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三、讨论与建议

(一)研究讨论

以往有关儿童社会技能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社会技能训练的意义、现状、发展、教育等方面,已有的训练方案也显得可操作性不强,本研究在系统地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本地小学生实际情况的社会技能训练方案,该方案包括倾听、沟通、情绪控制、同理心、表达感受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内容,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它满足了本地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经过一个月的社会技能训练后,学生们在积极社会技能方面有了大幅度增加(增加了60%),消极社会技能方面有大幅度减少(减少了55%)。而且,训练效果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训练结束一个月后,积极行为没有明显的减少,消极行为没有明显的增加。这些结果说明,本次心理训练方案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教育建议

综合所掌握的信息,本研究提出如下教育建议:

1.要重视学生社会技能掌握不足的现状

从前期的筛查情况看,学生的消极行为发生率约为30%,学生缺少沟通能力、移情能力、识别和控制情绪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攻击性行为。较高的发生率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适应校园环境,了解学校要求,熟悉同学;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很多行为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不仅有必要开展社会技能训练,而且也是非常适合开展社会技能训练的阶段。一方面,小学阶段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该课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可以与社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小学拥有开展社会技能训练的师资条件,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教师可以结合德育、课程教学和心理训练等各种途径,广泛开展社会技能训练。

2.要给重点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准备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本研究总结了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小学生积极社会技能掌握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学习积极社会技能的机会,家长鲜有提供这样的训练,幼儿园也没有提供这样的专门训练。

当前,小学各学校首先要从学生中识别出需要训练的学生——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学生。通过班主任的观察、科任教师的反馈、学生的反映,都可以快速地发现并掌握这些学生的消极行为。继而,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训练活动,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这些学生的消极行为。其中,团体心理辅导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它既可以在心理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其效果比较显著。

3.要科学地安排社会技能训练的内容

社会技能的训练内容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从社会交往发生的先后看,问候、倾听、发起谈话、继续谈话、控制和表达情绪、理解和赞美他人、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完整闭环。科学的社会技能训练需要根据社会交往的完整闭环来安排相应环节的训练内容。

另外,社会技能训练内容选择还需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教学规范要求,要防止不符合国家规范的内容进入训练课堂。在此基础上,还要准确依据研究实践的有关证据科学安排技能训练,要防止主观地根据个人经验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确保社会技能训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消极实验组技能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消极的后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拼技能,享丰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让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