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6-21陈嘉雯
陈嘉雯
【摘要】口语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学生逐步的社会化。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也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只有教师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才能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提高教学水平,用具有综合性质的创造性的口语交际,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认识有偏差
部分教师对语文口语交际的学习仍过于片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文、语文园地和习作中,忽视了对口语交际的深入探究。而语文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强口语能力的发展,更好地去表情达意,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主要起点拨或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探究、交流精神,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我国课程改革实行以来,语文口语交际的发展并没有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识字拼音教学同步起来,明显略慢于其它领域。
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做法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的精神,不愿主动探究,也不善于积累经验,及时反思也是口语交际难以开展的原因。[2]公开课也很少选用语文口语交际课,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
口语交际教学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精神,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案。口语交际与平时的字词句运用有明显的区分度,它的综合性运用能力和生活实践性更强,取之生活,用之生活,练于课堂。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远远没能达到这种要求。
(三)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欠缺
当前对老师进行语文口语交际的培训力度和质量是远远不够,具体原因如下:首先,教师培训不系统,周期短,呈碎片化的方式,专业化程度不够。其次,教师培训的内容不切实际,教师难以通过培训深入把握口语交际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教师进行语文口语交际的培训形式单一,不能联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信息时代,学生倾向于人机交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电视等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果家长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地引导,孩子容易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提不起的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口语交流。这样一来,很容易与现实中的学习互动产生脱节。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也应参与到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尽量多地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3]。转变观念,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与生活为伴;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进社会,与社会对话。只有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提升教师综合性素养,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因材施教,不要让口语交际停留于课本,让学生积极探索和开拓语文教育资源,在生活中实践口语交际,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工具,造就学生搜集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沟通和交流是师生在语文口语交际中的基础,也是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度的重要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规避语文口语交际虚大空的现象。教师应该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形象生动的语言,想方设法创设一个学生愿意说、愿意思考的情景。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又要发挥集体主义合作精神,通过口语交际的计划、施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4]。当代社会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空间,而是一个集体协作的发展平台。因此,人际交往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也是语言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多渠道支持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培训与学习
学校与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培训指导、教研活动和考核,帮助教师扎实做好教学工作,确立各个学段语文口语交际实施的具体任务。促使教师对语文口语交际目标与要求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研讨,准确、针对、有效地开展语文口语交际。
(四)课堂灵活、创新,校内积极开展活动
学校可以立足于课堂,辐射于课外。创设一节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有所期待,充满信心迎接课堂。同时,立足于生活,解决一些生活常见的反面例子或者交际问题,学生对自己身边的问题总是充满发言权,试图更好改变学生,更好地学习。
语文口语交际不仅要求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求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切实开展语文口语交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口语交际,象征着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协助,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切实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主動性和团队精神。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在娱乐中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56-264.
[2]曹明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381-322.
[3]潘恒.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4]张红顺,刘桂娥,高云凤.河北省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0(05):105-106.7F9E0F00-D760-4A55-89FB-5238CE45D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