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数列教学设计

2021-06-20周跃佳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列生长点最近发展区

周跃佳

[摘  要] 教学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循序渐进地开展连锁问题探究,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文章以高中数列的教学设计为例,在学生最近发现区内巧设引例,寻找知识的生长点,以旧换新,引导学生步步逼近下一个发展区.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生长点;数列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提供递进式探索性问题,通过问题的逐一解决,开发学生的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发展区发展.笔者以高中数列的“概念—表示—通项”的教学整体设计为例,从“扎根区”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新区”,再到“特区”,设计连锁性探索问题,指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发现知识的生长点,获得问题的解决点.

教学设计

1. “扎根区”——以函数作为数列的最初生长点

复习函数:(1)定义:非空数集A中任意一个数,在非空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叫作函数.

(2)举例:

函数1:f(x)=2x-1,集合A為实数集R,集合B也为实数集R.

函数2:

函数3:f(x)=-2x,集合A为实数集R,集合B也为实数集R.

函数4:

函数5:f(x)=2x,集合A为实数集R,集合B也为实数集R.

函数6:

函数7:

函数8:某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每天治愈的人数.

函数9:

设计意图:从函数的角度自然过渡到数列的概念,这几个例子将作为后续研究的常用引例(新知识的生长点).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这几个引例,就好比蘑菇丛的中心位置.

2. “最近发展区”——以问题链作为数列概念的生长点

问题1:函数1、函数3、函数5和函数2、函数4、函数6、函数7、函数8、函数9的表达有什么区别?

回答:函数1、函数3、函数5是用解析法表达的,函数2、函数4、函数6、函数7、函数8、函数9是用列表法表达的.

问题2:将函数2、函数4、函数6、函数7、函数8、函数9归为一类,你能说明这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吗?

回答:这一类函数可以看作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上的函数.

问题3:你能统一定义这一类函数吗?

回答:由于函数2、函数4、函数6、函数7、函数8、函数9都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上,故我们将自变量用小写字母n表示,那么每个n都对应着一个数an. 我们将这些数按顺序排列起来,如函数2中的函数值排列出来是1,3,5,7,9,11;函数4中的函数值排列出来是-2,-4,-6,-8,….

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数列,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简单地说,数列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a ,a ,…,a ,…,数列中每个数都叫作这个数列的项,a 叫作这个数列的首项,a 是这个数列的第n项.

Ⅰ级最近发展区:“萌芽生长区”——以上面函数引例中的数列作为数列表示法研究的生长点.

问题4:数列的表示有哪些方式?

(1)列举法:

{a }:1,3,5,7,9,11.

{b }:-2,-4,-6,-8,-10,-12,….

{c }:2,4,8,16,32,….

{d }:1,-1,1,-1,1,….

{e }:13,16,28,30,45,52.

{f }:3,3,3,3,3,3,….

设计意图:上例中含有数列分类和等差、等比的所有类型,为后续学习悄悄埋下伏笔.

(2)图像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n,a )这些孤立的点.

(3)通项公式法:如果数列{a }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a }的通项公式:a =2n-1(n=1,2,3,4,5,6).

数列{b }的通项公式:b =-2n(n∈N*).

数列{c }的通项公式:c =2n(n∈N*).

数列{d }的通项公式:d =(-1)n-1或d =(-1)n+1(n∈N*).

数列{e }无通项公式.

数列{f }的通项公式:f =3(n∈N*).

(4)递推公式法:给出数列的某一项及某两项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如数列{a }:a =1,a =a +2是一个递推公式;数列{b }:b =-2,b =2b 是一个递推公式;除数列{e }外,都有递推公式.

设计意图:完成数列表示方法的系列探索,并为求数列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后期研究创造生长点.

Ⅱ级最近发展区:“自然生长区”——以上面所表示出的数列作为数列分类研究的生长点.

问题5:数列可以怎么分类?请同学们观察问题4中“列举法”所展示的几个数列,分别研究以下两个小问题:

(1)这些数列各有几项?

(2)这些数列增减性如何?

设计意图:问题(1)引导学生按照数列的项数将数列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问题(2)引导学生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将数列分为递增数列({a }和{c })、递减数列({b })、摆动数列({d }和{e })以及常数数列({f }).

Ⅲ级最近发展区:“繁衍生长区”——以数列{a },{b },{c },{d }和{f }作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生长点.

问题6:请同学们分别观察数列{a },{b }和{f }从第二项起的各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获得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作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问题7:请同学们分别观察数列{c },{d }和{f }从第二项起的各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 能否类比问题6的方式总结这类数列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获得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作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3. “新区”——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作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研究的生长点

问题8:等差数列{a }的首项是a ,公差是d,你能用a 和d写出{a }的通项公式吗?

回答:a -a =d,a -a =d,…,a -a =d,…. 所以a =a +d,a =a +d=(a +d)+d=a +2d,a =a +d=(a +2d)+d=a +3d,…,a =a +(n-1)d. 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a +(n-1)d.

设计意图:取一般情况下的等差数列为例,以等差数列的概念为最近生长点,用定义推导出通项公式.

问题9:等比数列{a }的首项是a ,公比是q,你能用a 和q写出{a }的通项公式吗?

回答: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可以推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a qn-1.

设计意图:以等比数列的概念为最近生长点,模仿、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生长”方式进行研究.

4. 特区:“新旧联系区”——建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函数思想

问题10: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分别是什么函数?

回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dn+(a -d)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公差d是一次項系数,a -d是常数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a qn-1是关于n的指数型函数.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建立起数列与函数的联系,揭示数列的本质.

教学思考

整个教学设计以“函数”为主线,从一般函数到特殊函数(数列)的自然过渡与探究,始终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达到上一水平(掌握函数)并及时“唤醒”后,在上一水平中找到生长点(特殊函数的研究),促进学生走入最近发展区(对这一类函数的归类、抽象提炼),并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逼近下一发展区(特殊数列的进一步研究并回归函数的本质). 如果再往下一发展区走,将会步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研究. 而为什么要研究前n项和?它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如何找到生长点?这将是数列的下一个教学重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总是一个个地产生、一次次地带领我们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认知冲突或认知缺口,致使原有认知结构失衡,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解决认知冲突或弥补认知缺口,使认知结构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进入下一发展区进行发展.我们的教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师需要常伴学生左右,动态了解学生的认知,不断促进学生的元认知,从而突破一个又一个发展区,帮助学生在完善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体验基本活动的同时提升思维水平,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数列生长点最近发展区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方法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