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坪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1-06-18刘金平郭碧花严贤春

高教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刘金平 郭碧花 严贤春

摘  要:草坪学为自然科学农林类专业课程,涉及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工程学及美学等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课程资源、改善教授模式、明确思政任务等环节,制定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课程设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以“小草精神”贯穿教学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草坪学;课程思政;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2-0181-04

Abstract: Turf science is a natural science course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majors which involves teaching contents such as botany, soil, ecology, engineering and aesthetic sciences, mean while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By revising syllabus, integrat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ing teaching mode and def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asks,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at integrat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s formulat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s of turf science. The "grass spirit" runs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turfgrass sc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reform

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与“各顾各”的现状,国内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历史、校训和专业特色,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1],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教育理念[2]。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融合和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实现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育策略[3]。

传统农科教育学科条块分割,专业口径较小,注重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4],忽略农业产业链发展对人才综合知识体系的实际需求,忽视产业融合发展对人才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方式、市场需要及社会发展链接性不足,导致农林高校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更新落后于产业发展[5],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农业产业融合和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明确指出“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故加强农林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功能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草坪学是园林、园艺和草学等应用型农林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工程学及美学等教学内容[6],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传统授课注重草坪建植与养护实用技术的知识传授,作为西华师范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3年以来,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课程资源、改善教授模式,完善教学设计、充实课程思政内容等手段,不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开展课程思政的知识框架与教学体系。

一、建设目标

(一)专业目标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草坪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草坪建植和养护管理方法与技术,了解常用草坪机具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并且把握草坪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德育目标

以顽强不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精神,不亢不卑“快乐生长,活出自我”的乐观精神,执着坚毅 “默默无闻,甘做陪衬”的奉献精神,提炼而成的“小草精神”为主线,使学生感悟平凡生命与美丽人生的关系,分析个体特性和群体特征的耦合度,懂得自身价值体现和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性,明白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一致性,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三)思政目标

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形成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勤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基本理念,养成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重点培养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思路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小草精神”为明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暗线,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用直接、渗透和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的教学体验,开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思政教育与专业素养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建设内容

(一)修订教学大纲

依据园林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趋势,结合草坪学课程特点,编写专业授课内容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大纲。突出应用型专业“四有”“五好”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深化草坪建植养护技术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小草精神”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调整讲授、实验、作业和课程讨论的时数分配;形成与课程思政相匹配的教学大纲。

(二)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编制和课程运行中可利用资源的总和,打破“教科书唯一资源”观念,依据“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最近成果与关注热点,发挥教师与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发掘和整合可用于草坪教学的优质课程资源。

(三)改善教学模式

改变“一师一课”,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发挥团队合力,凝聚集体智慧,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与新教案,结合草坪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方式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注重收集学生反馈与感悟,不断提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明确思政任务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突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道德规范,明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属性,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发展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逐步提高情感认同和行为规范,以不忘初心的态度,树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四、课程设计

为执行《草坪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对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设计(见表1),旨在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又红又专的全面成长。

五、实践案例

张××,男,四川省涼山州布拖县人,家境贫寒,黝黑干瘦,内向自卑,敏感多疑,不思进取。大一学年补考6门,大二破罐破摔逃课、睡觉成瘾,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与同学交往。《草坪草》第一课就逃课,让班长从被窝请到教室。随着该课程进程,融合专业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步理解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不能选择出身,但只要自己顽强的生长,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不放弃、不抛弃”就能打开属于自己的天地,平凡的“小草”在抓住机遇时,就能转变为高大上的“高尔夫”,即使降落于高寒地区,仍可为茫茫草原奉献一丝绿意。经课程思政教育及多次谈心与鼓励,该同学思想转变,生活与学习态度改变,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无厌学逃课发生,每门功课优良,顺利完成学业。

何××,男,四川绵阳市人,世代经商,家境优越,性格外向,豁达自信,一门心思赚钱与花钱,缺乏学习动机与动力,感觉上大学就是浪费时间,用金钱作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常与所谓的朋友“浪迹江湖”,成为“课堂稀客”与“补考大王”。通过《草坪草》的“小草精神”学习,懂得厚积薄发、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意义,明白自身价值只有融入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得以实现的道理。从草坪四季生长规律和不同草种的生长策略,感悟到什么年龄干适合的事,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全方位提升素养与竞争能力。大三制定了扬长避短、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大四开始进行专业对口类创业,现为两家公司创始人。

六、讨论

课程思政是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统一的教育模式[7],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8]。“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 由于对新生事物“课程思政”的作用与功能认知偏差,缺乏可借鉴的直接经验与普适性成功案例,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管理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与课程筛选时,惯性地优先依托“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致使出现短期化、偏向化和重点化的规划方案。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申报时,惯性地认为“量身定制”“事不关己”,致使袖手旁观、畏手畏脚、知难而退现象普遍发生。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参与度不够,惯性地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延伸与变型,致使学生盲目性、无谓性、顺从性地接受与应对课程思政。

事实上课程思政需高校党委、学工部门、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10],加强多元主体的沟通协调,建立系统性的目标要求、思政指导、实施途径、教学方法与评价考核的管理体系。高校党委宏观把控课程思政目标和运行模式,统筹、协调、调动相关部门的教学资源和参与积极性,改变由教务部门规划、推行、遴选、考核课程思政的现状。学工部门是制定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在组织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宣讲资助政策和国防责任、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等日常事务中,需提高课程思政是系统育人重要组成认识,在贯彻党委行政思政任务的同时,应加强与专业老师交流与沟通,确立同向同行目标与实施细则。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专业教师, 需提升自觉的育人意识和育人的主体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和专业教育惯性思维,担负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赋予的神圣育人职责,主动积极地结合学科风格、专业特色与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避免专业课程思政化、思政元素生硬化、课程思政说教化和思政教育片段化。改变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受众的固有认识,提升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性和教学质量的反馈性。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协调性,是实施、优化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

自然科学类课程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加强自然科学类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和育人目标,依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萃取课程发展史、应用现状和科研前沿中可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 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资源、国家或地方人文历史资源、学科和教材背景资源、专业名人和领域能人资源、理论教学和实习基地资源,紧密联系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科技全面创新战术,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安危意识[11],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贡献精神、职业精神,是自然科学类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

《草坪草》作为自然科学农林类应用型课程,在3年的课程思政探索、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取、渗透、传递和表达了系列的思政元素,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和实施经验。因可借鉴相近的课程设计案例及运行经验较少,加之缺乏专业思政教师的指导与参与,该课程设计中思政元素内容庞杂、组织随意、体系零乱。深入发掘、确认、提炼、优化、验证《草坪草》课程的思政元素,需提高教师的育人理念和思政水平,同时加强与专业思政教师及兄弟院校同一课程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及时完善、共同总结,构建具有“草坪学”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课程设计和运行模式,为园林、园艺和草学等应用型农林类新农科人才培养,积累可借鉴、可参考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课程思政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12],是新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以“抛砖引玉”的态度对草坪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激发起农林类相关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坚定“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育目标,为培养“爱农、懂农、践农”又红又专新农科人才和实现“三全育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

2018-09-11.

[2]韩宪洲.课程思政“三问”: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N].中国教育报,2020-03-03.

[3]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64.

[4]李双群,靳玲品.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意义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教育,2019(6):18-24.

[5]吴锦程.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基于自由高等教育理念的视角[J].中国农业教育,2018(04):17-23.

[6]孙吉雄.草坪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7]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

[8]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實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171.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8-11-26.

[10]吴磊,谢璨夷.协同治理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J].教育评论,2020(4):120-124.

[11]高国希,叶方兴.自然科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路[N].光明日报,2018-06-11.

[1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