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及病耻感、家庭负担研究

2021-06-18黄妙兰伍思渝程焯永袁婷陈佩珊廖嘉仪何彦刘泳佩王敏瑶梁鑫淼马亚荣何红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耻精神疾病总分

黄妙兰,伍思渝,程焯永,袁婷,陈佩珊,廖嘉仪,何彦,刘泳佩,王敏瑶,梁鑫淼,马亚荣,何红波

通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 指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显示,7%来自于精神疾病,其中19%患者全年社会功能残疾[1]。现代医学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有限[2],患者常病程迁延,自身社会功能受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3]。研究显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就诊行为[4];同时患者家属在长期照料过程中处于高度应激水平[5];存在明显焦虑和抑郁等症状[6],因此也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7]。研究显示减轻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和家庭负担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水平[8]。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病耻感和家庭负担。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17年7月至8月选取我院精神科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125名;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相应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家属纳入标准:①与患者存在血缘关系;②可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完成量表评估;③排除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的关系,以及患者的临床学资料,包含疾病诊断、病程、既往住院次数。

1.2.2 量表评估 ①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评估家属过去两周内的焦虑情绪;包含7个项目,4级评分(0:完全不发生,1:数天出现1次,2:>50%天数出现,3: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和出现);总分0~21分,分值越高,焦虑状态越明显。焦虑程度:<5分无焦虑,5~9分为轻度, 10~14分为中度,≥15分为重度。以5分为界分为非焦虑组(<5分)及焦虑组(≥5分)。②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10]:评估家属过去两周内的抑郁情绪;含9个项目,4级评分(0:完全不发生;1:数天出现1次;2:>50%天数出现;3: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和出现);总分0~27分,分值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5分无抑郁,5~9分为轻度, 10~14分为中度,≥15分为重度。以5分为界分为非抑郁组(<5分)及抑郁组(≥5分)。③精神疾病患者公众恐惧和行为倾向问卷(FABI)[11-12]:评估病耻感水平,共有43个条目,包括4个因子(公众态度和生物社会因素、社交歧视、特殊化对待、否认生病源于宿命);各条目以“是/否”或“同意/不同意”,“是”或“同意”计1分,“否”或“不同意”计0分;每条目得分相加除以条目数,各因子最高分为1分,总分为0~4分。④家庭负担水平采用家庭负担访谈问卷(FEIS)中文简化版[13]:用于评估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负担,含28个条目,分成5个因子(家属感知的患者暴力行为;家属的抑郁、焦虑、被孤立感;患者对家属日常生活的影响;家属感知的患者自杀倾向;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1~4因子中部分项目采用4级计分(0:没有,1:很少,2:偶尔,3:经常),部分题目采用2 级计分(0:没有,1:有),因子1总分0~14分,因子2总分0~17分,因子3总分0~21分,因子4总分0~7分,得分越高表示负担越重;因子5采用4级评分(1:不满意,2:稍满意,3:满意,4:非常满意),因子5总分0~12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越高。总分为0~71分。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定量资料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取P<0.05。

2 结果

2.1 入组者一般情况及情绪评估结果 125例患者中,47例为住院患者,78例为门诊患者;诊断分布:精神分裂症27例(27.6%),抑郁障碍18例(18.4%),双相障碍13例(13.3%),其他40例(40.8%);125名患者家属中,男66名(53%),女59名(47%);平均年龄(40.9±13.7)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8例(14.4%),初中55例(44.0%),高中18例(14.4%),本科及以上34例(27.2%);与患者关系:父母38例(30.4%),子女64例(51.2%),其他23例(18.4%);根据GAD-7评分,63名归为非焦虑组,62名归为焦虑组;根据PHQ-9评分,61名归为非抑郁组,64名归为抑郁组。

2.2 患者家属FABI及FEIS评分结果及比较 病耻感:校正年龄和家属关系后,焦虑与非焦虑组间、抑郁与非抑郁组间F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负担水平:校正年龄和家属关系后,焦虑组FEIS评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8),其中家属的抑郁、焦虑、被孤立感因子分以及家属感知的患者自杀倾向因子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 (P均<0.01)。校正文化程度和诊断后,抑郁组家属感知的患者暴力行为因子分、感知的家庭负担因子分、以及家属的抑郁、焦虑、被孤立感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患者家属FABI及FEIS评分比较

3 讨论

Meta分析显示,我国正常人群中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 (16.8%~27.2%)[14];抑郁症状患病率为14.81%[15]。本研究对125名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了情绪评估及病耻感和家庭负担水平评估,结果显示入组者中约半数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水平。焦虑与非焦虑组、抑郁与非抑郁组的患者家属病耻感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FEIS评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其中家属的抑郁、焦虑、被孤立感因子分以及家属感知的患者自杀倾向因子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抑郁组家属感知的患者暴力行为因子分、感知的家庭负担因子分、以及家属的抑郁、焦虑、被孤立感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

有研究认为,焦虑、抑郁水平与病耻感相关[16]。本研究中显示,患者家属无论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均对其家人患有精神疾病,可能难以治愈,且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的事实而有较强烈的病耻感[17]。

因此,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的宣教、促进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减轻家人病耻感的发生。

有研究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家庭负担越重[18]。王英波等[19]研究显示,家庭负担和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焦虑组及抑郁组家庭负担评分较高;其中焦虑组家属面对的患者自杀倾向多;抑郁组家属面对的患者冲动行为多、自知力差,均提示患者病情严重;患者病情对其家属的情绪有明显影响。

综上,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的比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不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是否有焦虑、抑郁情绪,均存在明确的病耻感;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家属感知的到家庭负担水平更重。

猜你喜欢

病耻精神疾病总分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孤独症儿童父母连带病耻感研究现状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