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拔管的效果分析

2021-06-17刘大清程彩妮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松低氧全麻

刘大清 程彩妮

(1.河源长安医院麻醉科 河源 517000;2.河源长安医院手术室 河源 517000)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老年患者在行全麻手术后,拔管常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较大改变,且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减慢,导致肌松药物在体内代谢不完全的情况下,拔管后患者会存在肌松残留,进而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1~3]。因此,如何避免肌松残留,减少拔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麻醉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在双频脑电图(BIS)及肌松监测下拔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年龄>60岁;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为2~4h。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精神错乱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1)麻醉用药:患者入室后,观察心电图,开放静脉,密切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芬太尼2~4μg/kg、咪达唑仑0.05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依托咪酯0.15~0.2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4~8μg/kg·h泵注,瑞芬太尼8~10μg/kg·h泵注,每30~45min追加1次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术毕后,对照组停药,观察组继续给予丙泊酚直至BIS=75±5。随后两组患者分别在临床指征指导下及肌松监测指导下进行拔管。

(2)肌松监测:在麻醉后监测室(PACU)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肌松监测仪(德国,B.Braun)进行监测,将两个表面电极粘贴至腕关节尺侧,将换能器放置拇指掌测,进行TOF测定;TOF参数:电流强度50mA,波宽0.2ms,频率2Hz。观察组在BIS=75±5,TOF≥0.9时,停止泵入丙泊酚,拔出患者气管导管。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师根据患者抬头5s、握拳、睁眼及通气量等指征拔出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1min、30min及1h的TOF值,当TOF<0.9时,则判定为肌松残余,TOF>0.9时,则为肌松非残余;(2)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后1min、30min及1h的MAP和HR;(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4)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1min、15min及30min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当血氧饱和度连续2s小于90%时,判定为低氧血症。

1.4 统计学结果

2 结果

2.1 拔管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肌松残余情况对比

拔管1h后,对照组患者肌松残余率为22.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0%(P<0.05),见表2。

表2 拔管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肌松残余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血压显著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率在拔管时及拔管后均快于拔管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肌松药物用量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情况对比

2.4 拔管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低氧血症总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33%(P<0.05),见表5。

表5 拔管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其在行全麻手术治疗时,常会伴随很多风险,且老年患者机体调节功能下降,术后拔管时会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影响。传统的拔管方式主要根据患者的持续抬头时间、伸舌、握拳、睁眼睛等症状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判断,实施拔管,但其易受麻醉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常会导致肌松残余、苏醒延迟的发生,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4]。

本研究通过对15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在肌松监测辅助下确定拔管时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管模式进行拔管。结果显示拔管1h后,对照组患者肌松残余率为22.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0%,说明传统的拔管方式会导致肌松残余的发生,而在肌松监测仪的辅助下拔管,可以有效避免肌松残余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血压较术前显著增高,其心率在拔管时及拔管后均快于拔管前。因全麻患者在术后拔管过程中,患者咽部及气管会受到气管导管及吸痰操作等的刺激,引发咳嗽,常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5]。观察组通过肌松监测联合BIS监测,可以很好的评估患者大脑皮层状态,在患者最镇静的状态下拔出气管导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6~7]。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可以在明确患者体内肌松药物残留情况下,在合适的时机拔管,可以避免拔管后肌松药物在体内残留,有利于患者的苏醒[8]。观察组患者低氧血症总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3%,其主要原因在肌松监测的状态下拔出气管导管,可以避免肌松残余的发生,从而可以导致肌松残余导致的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9]。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在行全麻手术后,在肌松监测仪辅助下拔管可以降低肌松残余,保持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苏醒延迟,缩短患者拔管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肌松低氧全麻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不同肌松水平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应用中的比较*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使用原则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顺苯磺阿曲库铵不同输注方式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Δ
p53在低氧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