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句群写作教学探索

2021-06-17王宇霞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化图表目标

◎ 王宇霞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体现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特点。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如果缺乏整体规划和梯度设置,会造成学生进步缓滞的困境,其中有三个写作问题尤为突出:“内容空泛、逻辑混乱、信心不足”。如何帮助学生激活思维、理清思路?如何为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设置循序渐进的阶梯?——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聚焦“句群写作教学”开展研究和实践。

一、 句群写作教学的概念和价值

(一)英语句群的概念界定

句群是在意义和结构上紧密围绕一个中心的一组句子,句群的中心点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件事情、一样东西、一个人或一个流程等;句群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所有句子围绕一个中心,二是句子之间需要逻辑关联、语义连贯,即“向心性”和“连贯性”。

(二)句群写作教学的价值

句群是介于句子和篇章之间的语言单位,句群写作易于聚焦、易于操练、易于反馈,能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写作教学的时效,从而成为写句和写篇之间的台阶;句群写作教学中心确定、细节支撑、逻辑连贯等训练能使作文内容具体化、逻辑清晰化;写好句群可为整篇文章打造浓墨重彩之处或添加画龙点睛之笔,是提升作文品质的有效抓手。

二、 句群写作教学的设计和实践

(一)规划句群写作的教学目标

鉴于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句群写作教学需要整体规划和梯度设计,即以初中学段的整体视角构建学段阶梯、设定分级目标。

1. 集中罗列教学目标

首先,集中罗列句群写作教学的各维度目标(见表1),旨在梳理学生需掌握的句群类别、句群元素和句群写作技能。其中,句群写作技能对应着其评价标准的四大维度(unity、support、coherence、sentence skills[1]),重点在于前三个维度。

表1 句群写作教学目标的集中罗列

2. 逐级分配阶段目标

接着,有序列、有梯度地分配各年级句群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根据学情,六、七年级以“认识句群、学写句群”为主;八、九年级以 “用好句群、优化全篇” 为主。句群写作技能的评价标准随年级提升,其中“support”以充分、丰富、具体、生动为方向提升, “sentence skills”以句法正确、用词精确、句式丰富、表达精炼为方向提升;六年级“两句”句群的训练重点关注“coherence”,七年级“多句”句群的训练重点关注“unity”与“support”,八、九年级在继续优化句群写作的同时把句群融入全篇。

3. 逐项设定具体目标

然后,逐项设定各年级需落实的具体目标。表2所示的“目标落实表”使教学任务更加具体化,细分年级目标的同时便于记录学生的过关情况。

(二)提炼句群写作的教学路径

笔者在实践中遵循“输入、内化、输出”的基本思路开展句群写作教学,并针对“多句”句群的写作教学提炼了易操作的教学策略:三步“画”句群。

1.“三步画句群”的内涵概述

“三步画句群”是指用“信息组织图”把“多句”句群范例解读为一目了然的结构图,再基于图解进行内容复现和结构内化,然后通过自画结构进行仿写和自创,三个步骤正如学画中的赏析、描摹和自创,故称三步“画”句群,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三步画句群”的设计依据

“三步画句群”写作教学流程中,“赏析、描摹、自创”所对应的操作步骤分别为“图解范例·品读句群”“依循图示·复现句群”和“自制图表·创作句群”。三个步骤都使用“信息组织图”,故称“画”句群,旨在以可视化工具梳理句群的行文逻辑和内在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实现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进阶。

表2 句群训练“目标落实表”示例

图1 “三步画句群”教学流程图

句群写作教学步骤的设计可根据学情进行细化或简化,无需拘泥于“三步”,但需遵循“输入、内化、输出”的基本思路,并体现学习水平的递进:“认知、理解、应用”。

3.“三步画句群”的应用实例

笔者通过“三步画句群”的课堂教学实践积累了各操作步骤的典型应用实例。

第一步,图解范例·品读句群。用“信息组织图”解读句群,分析如何聚焦中心并梳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分析图2所示的议论型句群1时,可用树状图呈现其结构和脉络,帮助学生清晰解读该句群的组织逻辑:句①是表达观点的主题句,其余句子是论证观点的支持句;句②③以“举例”的方式支撑观点,句④则以“引用”的方式支撑观点。

又如图3中的范例为“说明型”句群,学生用气泡图呈现其结构。

不同表达方式的句群所适合的结构图不尽相同。比如,解释一个流程的“说明型”句群可用流程图;描述一个景点的“描写型”句群可能适合用感官图表;陈述一件事情经过的“叙述类”句群可能可用时间线图;叙说一个故事的“叙述类”句群还可以用“5W图表”,示例见图4[2]。

句群写作训练需要丰富的输入,所以句群范例应该是多元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规模、不同来源的范例能让学生领略句群多姿多彩的风格和妙用,其中最便捷的范例准备方式之一是结合教材单元话题,寻找或打造句群范例,并围绕句群核心特点对范例进行分析、梳理、归档,为教学实践做准备。

图2 句群范例1的结构图解

图3 句群范例2的结构图解

图4 用“信息组织图”画句群结构的几个例子

“图解范例·品读句群”的教学实践中,多元化的句群范例加上灵活丰富的信息组织图,可让“认识句群、分析句群”的过程变得妙趣横生,就像是欣赏构思精巧的画作。

第二步,依循图示·复现句群。用“信息组织图”解读句群后,按照结构图复现句群,如同描摹一幅画。例如,题为《春游》的范文中有一个描写公园的句群,学生可以在感官图表的引导下列出作者在公园的所见、所听和所感等内容:花儿盛开、鸟儿欢叫、野餐味美、心情放松。

图表提炼了句群内容、梳理了句群结构,学生依循图表可将句群内容重新撑开——即根据图表回忆、复现范例,然后对照原文,以此内化范例结构、强化语言输入,为后续的仿写和创作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三步,自制图表·创作句群。用“信息组织图”解读句群、复现句群后,用学会的架构技巧和相关语言创作个性化的结构图和新句群。比如,学生可在感官图表填写自己在某公园的所见、所听、所感等,风筝高飞、儿童欢笑、花香甜美、身心自在。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官图表,仿照句群范例,轻松描写出自己游览过的公园。图表中所添加的感官细节让学生笔下的公园也能跃然纸上,让人读来如临其境。

句群创作的引导需要激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需提醒学生不要被范例内容和结构框架束缚。比如,描写公园不一定用感官图表,学生可根据表达需要换一套全新的角度,可用“空中+地面+水面”的观察维度,也可写公园里的“动物、植物、人们”,等等。

从“依循图示·复现句群”到“自制图表·创作句群”的过程中,信息组织图帮助学生“看到”作者的思路,也“看到”自己的思路,在仿照作者打开思路、理清思路的同时也能够写出个性化的内容,从而实现“思维可视化”和“内容个性化”,让“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我[3]”的写作目标变得可见、可及。

(三)建立句群写作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建立是提升句群写作技能的重要保证。句群写作的评价量表应该呼应写作目标、匹配写作任务,师生可根据句群的不同类型(叙述型、描写型、说明型、议论型等)编制匹配的评价指标,或围绕句群的核心特点(向心性、连贯性)开发普适的评价量表,也可有选择地聚焦重要维度(unity、support、coherence、sentence skills)编制写作检查单。

标准意识应贯穿全程。首先,教师选择可体现标准的句群范例,然后在课堂中解析范例时用问题链生成标准;最后,学生用课堂生成的标准引导自己独立地写作、修改,并通过自评、互评内化句群写作的标准。

三、句群写作教学的成效及分析

(一)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句群训练易于实施和反馈,提高了写作教学的时效,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三步画句群”的英语课堂情境多次被学生作为校园乐事写进周记,体现了句群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句群写作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激活文思、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效促进学生习作“内容生动化”“逻辑清晰化”。试点班的初态测试显示写作明显弱于其他板块,而最近的质量检测显示作文得分率与全卷均分的差距明显缩小,说明学生作文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学整体关联

1. 促进写作教学的整体架构

句群写作是“写句”与“写篇”之间的台阶,句群写作教学的系统实施可帮助教研组构建整个学段循序渐进的写作教学体系,根据学情,六、七年级聚焦“写对句子、写好句群”,八、九年级聚焦“用好句群、优化全篇”,各年级有“侧重点”[3]和“把关点”,低年级为高年级铺垫,高年级反拨低年级,形成连贯的梯度,师生逐层落实、拾级而上。

2. 打造读写相长的高效闭环

句群是作者着墨刻写的部分,对表达全文主旨和作者意图常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句群的识别和分析也是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三步画句群” 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解读句群,再通过复现对其结构、内容和语言进行内化,并用以指导写作,而写作能反馈阅读的理解程度,并进一步促进理解、反哺阅读,从而形成“以读促写、以写悟读”的闭环;又因句群体量小巧、取材灵活,这个闭环可以在一节课甚至一个课堂片段内完成,实现时效性强的“读写相长”。

3. 加强由写到说的正向迁移

口语和写作有共通之处,但并非完全正相关,写作训练中筛选、构造、重构等环节需要周密的推敲,而在口语表达中这些思考环节如果耗时过多,反而会影响语言的流畅度。口语训练需要培养快速架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三步画句群”写作策略用思维组织图把无形的思考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对无序的思考进行“看得见”的快速梳理。当思路在有形图示帮助下变得清晰有序时,再内化为思维习惯;在不能反复斟酌的口语表达中,有序的思维习惯和快速的架构能力将提供强大支撑,这是“三步画句群”写作策略向口语教学实现正向迁移的机理。

四、结语

句群写作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有序细化、教学路径的有效建立、思维工具的适切运用、评价量表的及时反馈和各年级教学的梯度衔接,其中,“三步画句群”写作教学路径以其趣味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受到师生的欢迎。

句群作为一个灵活的语言单位,不仅可以连接高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也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写作和口语之间开启迁移的通道,促进英语课程的整体架构和系统实施。句群写作教学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反思和研究,如何引导句群写作的全篇视角,如何引导句群素材的自主探索,如何丰富句群写作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如何用不同梯度的评价工具引导不同年级学生的句群写作,如何从学生角度研究句群写作的主要困难和改进策略,如何深化句群写作的理论研究,如何进一步整合句群的听说读写——我们的思考和探索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内化图表目标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