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

2021-06-17陈红波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语文课程学科

◎ 陈红波

顺应创新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学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部早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年修订版课标》)中,更加明确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2020年修订版课标》创新性地确立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显然,倚重解读与传授碎片化知识,缺少主体自主建构空间的教学是无法有效实现学生综合性素养培育目标的,而语文跨学科学习则可有效促进这样的教学现状的改变。

跨学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打破了固有的学科分类,“是对传统无数学科独立王国、封闭体系的一种逆向运动”[1],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学科视野,对现代管理、科学、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英国学者汉福莱斯在1981年提出的:“跨学科学习是指学生广泛地探索与他们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科目的知识……从而使技能和知识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发现、发展和应用。”[2]纽威尔和格林则把跨学科学习定义为“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形成对某一问题或主题的综合理解”。跨学科学习是“多学科知识在某一项目或主题中的联结和融合。”[3]

美国的学者舒美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的教学。跨学科的学习把教与学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反映相互联系的真实世界。”

综上所述,跨学科教学有别于传统侧重单科知识掌握的学习,而是侧重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整合、运用,它非常关注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寻找联结点,建立其有意义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作用于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它是学科间概念、思想、方法等的流动结合,它强调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和感受去积累经验和方法。跨学科学习的实施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演绎等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有效改善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不足的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无疑,跨学科学习是有效实现素养发展的有力途径,但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语文跨学科学习给上成了诸如“地理+生物”“物理+语文+信息技术”“政治+历史”之类各种知识叠加的课,丧失了跨学科学习的应有之义。教师也非常困惑:如何在语文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中做到既有效实施跨学科学习,同时又能保持语文课程的审美特性呢?我们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正确确立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目标导向

《2020年修订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立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中,进一步用主题词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进行具体化,如表1所示。[4]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只有这一项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的。”一切学科培养思维能力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其他三个方面“虽然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但是在语文学科里有独特的意义与方式。”[4]

刘大为教授也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单质的语言能力,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实现都是以下三种要素同时发挥作用的结果。……语言表达必须有一定的语义内容,这就必然导致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语言外其他性质能力的参与,无法设想在这些能力十分贫弱的情况下语言能力能单独地高水平发展。”

表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而语文跨学科学习就是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力不所及之处的补充与发展,是语文课程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探索。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应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着力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学习目标达成上不够有力或比较弱化的部分:它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着重知识的实践、应用与建构,在语言实践、语言运用中,关注学生的情境感受与体验、联想与想象、好奇与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与思辨能力,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价值选择与判断、独特感受与表达,以及语言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性等,而这些综合素养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明确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构建原则

语文跨学科学习内容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开发与利用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种真实场景的各种媒介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材料、各种事物与现象,构建真实情境任务,运用语言开展多种学习活动,以任务促进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力图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丰富感受,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提升素养。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构建,首先要关注任务与问题的开放性。以看、听、读、写为切入方式,从课文出发,根据学习目标与生情,在大单元大概念下确立一个角度或主题,将文本与自然联结、与生活联结、与其他学科领域联结,真正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学习活动进程中获得提升 。例如,《瓦尔登湖》一课的一个跨学科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调查今天的瓦尔登湖的状况”,并搜集该地区的照片,把调查结果报告给班里的同学,然后讨论“从梭罗的年代到现在,瓦尔登湖发生的变化”。把语文学习延展到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社会等领域,促进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既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思考人生。[5]

又如学习《祝福》一课,教师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鲁迅生活和写作的年代是一个正在酝酿巨大社会变革的年代,如果祥林嫂生活在今天,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要研究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社会制度 、封建礼教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城乡差别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不仅会使学生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有明确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这些学习与思考都是承载于大量语言学习与运用中的。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构建需关注社会各种真实场景应用的文本材料,使我们的语文学习能促进学生关注并参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在现实社会中,语言应用场景无处不在:诸如自我介绍、TED演讲、集会及会议主持、各种文案制作、章程制定、协商谈判、商务交流、广告推广、直播展示等各种现代社会真实场景中的经典、语言运用。这些生活文本很多都具有极高的语言运用价值,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这些资源作为语文跨学科学习内容开发时,我们需要抽象出其中的语文的本质作为蕴含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重点或目标。例如,TED演讲,就必须将较长篇幅的文本内容,依据所要表现的重点以及受众的特点进行传神的提炼,使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方案、思想、观点等迅速获取受众的认同。这种场景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文本的概括、语言的提炼、语境的判断、表现的风格以及口头交流的表现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都是典型的语文能力目标,这样的活生生的语文学习资源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宝库。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构建,还需关注文本与自然的联结。这是教育对时代发展、学生生命成长状态的必须回应,也是对语文课程滋养学生心灵的必须回应。自然是探索与创新的生动课堂,但当今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大大改变孩子的生活与成长环境,使他们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些也带来了孩子身心成长的诸多问题:如对周围世界的淡漠、情感体验的苍白、联想与想象的贫乏,缺少儿童应有的好奇与兴趣……这一切使学生面对抽象文字构成的文本时无法联系与调动直接经验与情感体验,对学生深入体会“语文”之美带来许多障碍。所以,我们在跨学科学习中,可以通过设立观察任务,将文本与自然紧密联结,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事物,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审美体验与感悟,提高语感能力,激发创新表现。

三、探索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

第一,关注以跨学科真实任务引领学生自主走向学习目标。语文新课标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素养的形成,经验与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由学生自主来进行语文活动。实施语文跨学科学习,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真实情境任务设计是关键与基础。教师的主要着力点就是设计一个个任务与活动,推动、促进学生在真实世界打开学习的时空,主动寻找与发现资源;去构建团队,自主设计与实现学习成果,这就是真实情境任务驱动的实践性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智慧成长与发展。

第二,关注跨学科学习中信息输入、加工与输出阶段的不同学习特点。在跨学科学习任务实施初期,要关注信息输入的跨度与容量,做到“大跨度、多媒介、多形式”。要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涉猎,推动学生根据任务主动收集涵盖图、文、表、物等各种媒介方式呈现的信息,拓宽学生信息输入的深度、广度。以观察记录、参观考察、访谈交流、收听收看等各种活动,丰富学生信息输入的形式,促进学生置身情境,扩展视野,丰富认知,增长见识,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认识与观点。

在信息加工阶段,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所收集信息的筛选、整理、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逻辑培养,建立各种信息加工的思维模式,并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深化体验,形成理解,产生认知、思想与价值判断。

在信息输出阶段,学习活动成果设计要关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语言。创造性语言不仅是语言能力最高层次的体现,而且集中反映了人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要充分重视以此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媒介,诱导、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将语文实践活动嵌入并贯串跨学科学习的全过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而实现的,审美与文化寓于语言之中,是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主动作用而实现的。因此,要保持语文学习活动具有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需要基于语文核心概念统整学习内容,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为重点的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嵌入任务完成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并且与综合学习活动相融合,让这些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任务完成的必然需求,这样的设计才能成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

因此,我们注重在跨学科学习任务活动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交流、展示与评价活动,交流与展示评价活动采用以“听、说、读、写”为核心要素的各种形式,并贯串任务完成的始终。如在任务初期组织分享收集的资料,交流拓展的资源、计划的制订,随时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交流自己的体会,以及作品设计思路、语言创作的成果等,这样嵌入跨学科全过程的语言交流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持续呈现自己的思维状态,表达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开放分享学习进程,调整改善学习策略,树立信心,提升兴趣,促进合作与反思,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不断深入。

四、研究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应用

根据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导向,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建立多元、多维、多样的评价方式,以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进程中的自我反思,有效推动自我建构的语文学习方式。

第一,评价指标设计要指向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突出表征,体现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如关注任务实施是否有效阅读与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文章资料及其他媒介资料;学习中是否打开了语文学习资源的时空,是否能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真实情境去寻找语文资源等。我们可以收集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中所涉及的语言资料的形式、数量与质量,语言资料涉及的领域等作为典型指标来进行评价,以落实语文跨学科学习中“语文”这个基本要素,以及跨领域进行语言学习运用这个基本特征。

第二,重视评价工具设计,评价指标尽量设立可行性强、利于操作的客观指标,以推动“客观证据的收集”,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学习行为的反思、调整与推动,也有利于我们循证自我反思与改善设计过程。

第三,评价采用“以终为始”的评价理念,在开启学习任务之前即明晰评价的标准,让评价嵌入任务完成的全过程。评价立足多维、多元、多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评价可以使用量规,可以展示交流,可以收集反思体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语文课程学科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