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以《约创云》课程为例

2021-06-16高欢欢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赛教大赛实训

高欢欢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 大连 116400

“互联网+”背景下“赛教融合”模式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助推器,找到大赛与教学之间的融合点是关键。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会计学专业2019级学生中开设了《约创云》课程,本项目以本课程为切入点探索“赛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案例。

1 “互联网+”背景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下《约创云》课程具体实施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课程培养目标设计、“赛教融合”的课程设计、“赛教融合”的教学手段、“赛教融合”的考核方案、构建约创比赛组织体系,探索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赛教融合”《约创云》实践教学模式。

①培养目标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大赛成果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运用“赛教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比赛的过程与结果使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得到最直接的反馈,同时极大地促进教师改善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资料的信息处理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②“赛教融合”的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大赛成果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潜质。在《约创云》课程内容中嵌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题,以赛促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主线,经历团队建设、市场调研、项目设计实施、成果展示等全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核心通用能力。

③“赛教融合”的教学手段。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通过《约创云》平台模拟仿真的企业经营情景,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通过进行角色扮演的实训练习,实训课程练习的同时也是不同小组在竞争比赛,即课程竞赛化,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准备。

④“赛教融合”的考核方案。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的考核标准为依据,融合《约创云》实训课程项目考核标准。以大赛对接企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办赛理念为切入点,制定衔接岗位技能需求的实践课程考核标准,不再以结论性、功能性考核作为核心指标,制订出三阶段考核方式,具体包括:实训过程考核+比赛成绩考核+实训报告考核。

⑤构建约创比赛组织体系。在课外建立一个工作室帮助学生“成功上岸”,即摆渡者工作室,主要以阶梯式组织大赛培训:包括校赛基础培训和晋级省赛集中培训,注重达到培育与提升双重目的,使之系统化。通过校级比赛,进行选拔,晋级的学生参加晋级赛季培训,备战省赛、国赛,为学生进入社会创业奠定基础。

图1 《约创云》课程研究内容

2 《约创云》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约创云》是一个体验式实训与理论结合的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5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按照预先设定的场景,自主模拟经营一个企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必须共同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1]。这种综合性模拟实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管理及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的难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2]。但通过一学期《约创云》实践授课,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学生授课效果。

①《约创云》本学期授课不连贯,导致学生在开始授课时熟悉课程软件很慢,并且在模拟经营企业时,一场比赛操作不能一次性完成,而是被拆分成多次课,这样使得学生的模拟经营操作被分割成几段,学生经营策略的思路也被中断,大大影响了《约创云》课程的授课效果。

②授课过程中发现每组五个角色参与度不同,由于团队中角色任务量不一样,实践操作时间不同,有的小组仅依赖一个学生,其他人参与度不够,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仅掌握或者熟悉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岗位任务,对其他角色任务了解得甚少,也缺乏主动性。

③《约创云》课程软件的问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在自由交易市场里能购入自产成品,但是自产产品或溢购的原材料在自由交易市场出售时无法操作。另外,操作时出现原材料已购买但仓库里没有的现象,销售经理操作界面显示不出已选完的订单。

④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计算机问题、网络不稳定的问题。

3 《约创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改进建议

①建议以后的《约创云》课程集中授课,按实训周集中排课,连贯上课,这样能使学生在实训中更快地进入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相应岗位职责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②建议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轮岗实训,每个小组在经过几轮实践操作后,在学生们掌握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和操作时,组内可以进行互换角色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要时也可以重新组队。

③在学生实践操作时会出现一些缺陷,有的需要重新操作一次,影响了实践的进度,期望能进一步完善优化课程软件。

④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和网络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期望在日常的使用中对系统的数据、软硬件以及实验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4 结 语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大赛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强调发挥“互联网+”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项目改革突出前沿性和时代性,项目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等突出学生主体,探究性和个性化学习贯穿始终,体现了创新性。以大赛成果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改革传统考核模式,不再以结论性、功能性考核作为核心指标,制订出三阶段考核方式,具体包括:实训过程考核+比赛成绩考核+实训报告考核。

项目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项目研究与实践有助于建设教育教学理念新、学科专业扎实及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项目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在比赛中的获奖数目,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及办学水平。项目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校内会计专业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赛教大赛实训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学类专业赛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高专赛教衔接相关问题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赛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的调研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