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学、化:三大基本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1-06-15李方红
摘 要:从人的成长机制与历程视角分析,人成長的三大基本路径是“润、学、化”,“润”即润泽、浸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认知过程;“化”指面向社会与生活的多种实践活动。择木而栖、近朱者赤、润物无声是润的基本遵循;选择课程、养好习惯、提升能力是学的基本原则;多躬行——亲身体验,多调查——以实论道,多实践——学用结合,多创新——超越现实是化的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育人路径;润学化;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9-0004-05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由学校到社会各机构,育人的路径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类与体系。从育人的性质上包括显性育人路径、隐性育人路径;从设计与组织的正式与否上分为正式育人、非正式育人路径;从场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线教育;从育人的活动内容角度可以分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课程育人(包括教学)、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社会育人、文化育人等;从育人载体不同可以分为物质、社会、精神育人;从育人手段不同可以分为人工育人、机器育人、综合育人;从育人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讲授式、发现式、分享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等。可以看出,育人路径非常的多,宛如两地之间不同的交通线。有没有一种分类既概括了人成长的内在机制,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让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他者等不同群体都可成为育人的主体且自主展开育人活动。
人的成长,本质上是人适应与改造社会能力的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四大根基能力,价值、认识、改造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的过程。能力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行为的正性持久性更好的变化,如阅读能力就是分析与理解,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相关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再如博爱素养的提升就是天下大同,仁者爱人等情感的提升。这个行为的变化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等,均从不同角度对相关机制予以揭示。概括起来,总的机制是系列文化内化与外化,即先接受、继承,再内化于心,最后外化与行的系列过程。如怎样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与能力,需要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案例,在情境中感受他人的担当,并激发内在社会担当的价值认识与情感驱动,接着便是怎样去做社会公益,怎样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相关方法策略,做事的步骤进行了解与学习。最后再真正走进福利院,走到街道,走向社会去实践,去行动,才可能真正培养起担当的意识与能力。这个由外向内,再向外的能力培养机制可以概括为“润、学、化”三大过程与路径。
润即润泽、浸润、耳濡目染地熏陶,也就是在大量生动事例基础上的感知觉建立的过程。学就是系统化的、理性的、集中式的进行认识,进而与已有认识结构发生同化、顺应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化主要指实践、应用、创新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上文中基于不同维度下的育人路径均可纳入基于成长机制与过程的三大路径之中,形成以下系统的育人体系(当然实际上各类别间非绝对的独立与异质,往往相互交叉)。
下面具体谈一谈各育人路径在育人实施上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
一、润
润总体上包括环境、组织、社会、他人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环境与组织,要择木而栖;对于好友,合作伙伴,成长共同体,应近朱者赤。润的路径总体上着力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孕育良好的情感基础,形成隐性的内驱力。牵引着学的发生,激励着实践的展开。当然,润也包含着学生在环境、组织、氛围、文化中习得知识,积累间接的活动经验。从整体上要注意做到润物无声。
(一)择木而栖
古代孟母三迁就是对润育人路径认识的典型案例。如要培养学生博爱人力,学生处在一个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厌世消极的环境与处于一个积极阳光、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环境下相比,谁对培养博爱人力更好,答案无疑是明晰的。同样,在不同氛围下的组织、机构、单位、社区、学校、家庭,学生的相关能力发展也一定有所影响。另外,本文所强调的“润”并非弱化学生自身成长的自主决定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便是有意识选择、提供,建设好的环境、组织、氛围。作为班主任也是如此,应将阳光、积极、互助、仁爱、向上、团结的班级氛围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来展开。而作为家长以及学生自己,则应该有意识远离“污染”,择木而栖。
(二)近朱者赤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每时每刻无不与他人关联、互生、互相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在积极的影响下逐渐变好的道理。心理学揭示,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方面跟随大众成长方向而制定自己的成长方向;另一方面身边他人的成长历程也无意识地影响着自己的成长历程,包括目标、方法、心态、评价等。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将一群志同道合、性趣相似、能力相当的人聚在一起,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舞蹈,我是演员,欢乐喜剧人,诗词大会等,通过这样的一些节目其实映射出一种潜在的育人路径思量,那就近朱者赤的浸润。人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激励力量,最大的效能激发,最大的方法论熏陶,不在于写在纸上的文字,而在于身边活灵活现的相似他人。因为彼此具有文化的近因性,如年纪相仿,能力相当等。这样在一起,既可相互交流,更在于互励共进。
(三)润物无声
如果说择木而栖与近朱者赤,在润这条育人路径上有什么最重要的育人原则,那一定是润物无声。润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力量,若刻意显现出来,有时候反而大大降低了育人的效果。就如教师身上具有的勇敢、勤奋、拼搏、坚毅的人格品质,是不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模仿自己,只需要教师持以恒地在各种行为上予以隐性呈现,学生便可受到熏陶。同样,家长也应少些唠叨、讲大道理,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教育大道、正道,也是高境界的育人途径。如在培养学生自信的能力方面,学校最好的课程不是请一位心理学家给学生上怎样树立自信的方法讲座,而是学校从内到外,从校长到教师,在各种活动,各个场合,各个时间,都能够从容大方,尽情尽力地展示自己,相互间多一些正向鼓励而非批评,学生自然深受感染。这个不难理解,只要走进一所学校,从进校接触的景观、建筑物到任何一个学生开始,都能隐约感受到内含在每个人身上自信的力量。
二、学
学一般主要指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主要发生在学校里,但其实在生活中、实践中、社会里,学习皆有发生。学路径主要对接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文化基础素养。当然,和润一样,路径与目标是立体交叉的互生关系。
(一)选择好课程
与学习相关的所有资源,载体与进程都可统称为课程,也就是一切学习的媒介。如要了解乐理相关知识可以百度,到图书馆翻看相关专业书籍,通过喜马拉雅去听一些人的分享,浏览相关视频,实地请教专家等,这些对象皆可理解为课程。所以学习的第一条原则与注意事项便是选择好课程。在学校里,从主体选择性上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其中大部分是必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的是选修课程。所以在学校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是有限度的,但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疫情后时代教育的转型,各类课程都将对学生开放且摄取便捷,此时家长和学生就要有意识地选择,以便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成长营养。
那么,在网络和其他场域下,选择与甄别好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选择网络平台,因其资源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于此便思考,有无一些好课程的标准呢。要形成一个规范性的,统一性的,科学性的标准并非易事,因为不同学科,不同个体,不同场合,不同学习目标,这些标准定然是不同的。但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地方,包括“权威性、科学性、流量性、适切性、精值性、系统性、便捷性”等。如要学吉他,网络课程非常多,一般会选择国内非常优秀的吉他老师的课程,且对吉他学习有系统性的设计,并且在网络上关注度高,在一些正规的平台发布,通过预学后自己很感兴趣,获取便捷的课程,相比较而言性价比无疑更好。
(二)养成好习惯
习惯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把事情做好的一套行为规范,如吃饭习惯就是知道并且坚持饭前洗手,吃饭中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吃饭后收拾清晰碗筷再散步这样一套既卫生健康又便于实操的步骤与过程。学习亦然,基于学习机制与规律,也有一套普适性、科学性、基础性的操作步骤与流程。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习惯分类,进而形成不同体系的操作步骤与流程。从学习发生的进程看,预习、学习、总结、练习、应用、创造、展示、评价是基本的步骤流程;从学习机制角度看,兴趣、专注力、阅读、倾听、理解、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操作、表达等是重要的能力结构与习惯培养点;从学科角度看,不同学科对学习习惯的关注也有差异,如语文听说读写必不可少,数学方法思想建模不可或缺,英语在听说读写基础上演译辩融是重要的补充等。
培养习惯总体上要知情意行兼备,首先要让学生体悟到对应习惯的价值,其次知晓做好某事的一般步骤与对应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然后持之以恒按此步骤与对应标准行动,最后不断反思自评监控调整,才可能逐渐养成某个习惯。要注意习惯养成后存在一定的反复状况,要不断强化,不要轻言放弃。习惯养成初期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慢慢地习惯变成为了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最后变成了一种享受,不做此事反而不舒服,那便是养成了对应的习惯。
(三)提升好能力
如果说习惯是一种行为的具体步骤,那么能力更多指向对某件事的胜任以及高质量完成的心理机能。如总结能力和总结习惯是不同的,能力意味着不仅要完成总结这个行为,还可以高度概括、系统提炼、生动表达,并且能力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是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情境性的,要不断变化,不断提升,还要灵活应变。
作为学习来说,基本的能力包括理解力、思考力、表达力。相关信息进入感知觉系统,第一道工序就是理解,只有理解的知识才是真正内化的知识,理解的过程包括同化与顺应。理解力基本的表征就是是否能复述,且能系统、深入浅出地把学到的东西说清楚。思考力指的是深度的建构能力,即信息进入大脑皮层后一种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的深度加工过程。基本的思考力包括系统思考、整合思考(聚焦)、深度思考、多維思考(发散)、辩证思考、批判思考、创新思考、生态思考、累积思考等。最后表达力包括书面与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还包括音频、视频、现场、在线等多种形式。
理解、思考与表达既是线性的序列组合,也是交织的一体网络。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如学生在学习《曹冲称象》一课后,理解力就是在记忆基础上的一种故事纳入,并且知道该课讲了一个怎样的事。思考力则由表及里,体悟到背后蕴含的转化思想,处事不乱灵活应变等做事能力。同时还能由此及彼,思考曹冲为什么有这样的临场应变能力,思考转化思想在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这些都是深度思考、多维思考的体现。最后再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累积的思考。
三、化
现在的纸面考试实际上仅停留在学的层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学用结合,用创结合,才能真正为学生未来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根基。有研究者认为,疫情后时代在对评价的关注上将从以往的输入走向输出,输出即是化。化路径主要对接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素养。
(一)多躬行,亲身体验
做的事情印象更深刻,体验的事情感知更清晰,这是因为做与体验是学生多感官的参与,能起着整合与重复信息加工的效力。同时,体验是一种情境性的、真实性的、生活性的具身活动,相比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体验更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学习需求。如美术学科,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充绘画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审美,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无疑写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与培养途径。同样,很多歌手为了创作,也会到世界各地区摄取素材与灵感,林俊杰当初写代表作《江南》时,就曾实地到浙江、江苏等多地深度游历,最后才有了优美的歌词与旋律。第一次听江南时,歌曲中用民族乐器演奏出婉转悠扬的曲调,脑海中便情不自禁地出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烟雾萦绕,人群闲步,一片静怡的美丽画面,这就是“二次体验”(创作者基于体验进行了第一次创作,听者再结合自身经历生成第二次创作后体验)带来的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对此最好的概括。
(二)多调查,以实论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性最好的方法。从小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真,真的核心就是实践。纸上学到的知识,很多时候学生半信半疑,如物理学有很多定律,这时候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实践,通过实际检验来树立对知识的信仰。知识首先是一种信仰,即相信知识是真,这样才会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存储牢固,也才会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提取与应用。一旦存在质疑,又不加解决,这样的知识学生是不愿意主动内化的,也会影响后续学习。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从仅关注知识到走进道理,走向深度学习中来;要多问为什么,多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多提供时空、机会,让学生自主通过实践、实验去检验,进而树立知识信仰,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与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三)多实践,学用结合
学习是为了生活,学科知识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的成长归根结底也是“学会生活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实践不仅是育人的路径,更是文化的滋生场,也是未来生活的铺垫。如在学习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后,让学生走进超市去真实地掂、估、称各种物品的质量,才能形成对标准量以及质量单位的清晰认知。当然,实践不仅是为了巩固学,应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会在实践生活中形成问题意识,反过来驱动新的学习与探究,新的创造与发明,新的再实践。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合作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统筹能力、表达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收到放,由导引到自主,由近及远的进阶过程,不可一步到位,而需循序渐进;要注意践之于行,不能流于形式,贵在内容,贵在行动,是基于学生真实问题,真实意愿,真实基础,真实需求,真实兴趣,真实行动而展开,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与只图心安,或是学校的宣传噱头。
(四)多创新,超越现实
创新是做出来的,创新是继承基礎上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独来谈,需要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经验的积累,创新源泉的累积。各种素材的收集,更需要问题的驱动,探欲的激发,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富含丰富现实的一种超越与发展。所以,创新是化的高级形式,是外化的金字塔尖。
在平时的实践与学习中要多提问,例如,你还有其他想法吗?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思考等,以此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问题是创新的原动力,人类所有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问题的探究而展开,解决问题的过程若产生了新的方法,生成新的产品,生发新的理念,都可谓创新。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媒介,在实践中会积累丰富的素材,也会滋生很多问题,生成很多思考,这些都是创新不可或缺的质料。如孩子想研究发明一种新的雨伞,就需要他接触足够多种类的雨伞,同时思考自己心中还存在哪些未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继而在问题驱动下反复思索,或不断实践,疑惑借鉴参考,最终解决了对应问题,便制造了新的雨伞,这就是创造。继承中发展,实践中孕育,问题中生发,思索中前行。
参考文献:
[1]刘玉霞.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20,(06):53~59.
[2]邵学良.环境育人 文化育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06):69.
[3]张学敏,崔民日.反思与重构: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未来路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5407361.htm?trs=1.2019.
[5]李方红,董 顺.“人力树”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6):20~25.
[6]朱之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7.
[7]李方红.让数学化真正发生:“和真数学”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86~92.
[8]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04):13~20.
【责任编辑 刘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