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2021-06-15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高丽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穴位贴敷中药

陈月玲 李吉英 苏萍红 高丽萍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3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ER表达情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R表达3级者明显增多,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可通过药物在经络及腧穴的作用,抑制息肉复发,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目的,与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效果相当,且副作用少,有望成为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基本用药。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4-0031-04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良性病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率高达25%[1],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随之增高,同时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2]。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 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s,TCRP)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息肉的主要措施,术后复发问题是妇科大夫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3-4]证实术后联合使用雌孕激素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但此类激素长期应用,副作用大,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血栓的危险,因此寻求安全有效药物来预防TCRP术后复发成为热点。EP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与雌孕激素受体失衡有关[5]。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疗法得以广泛推广,祖国医学将子宫内膜息肉 归属于“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出血”、“经期延长”等范畴,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本课题通过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TCRP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为预防EP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泉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选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4岁之间,平均为(37.52±4.414)岁;病程在6~>22个月不等,平均为(14.97±5.21)个月。中医组患者年龄在20~44岁之间,平均为(37.14±4.882)岁;病程在5~>24个月不等,平均为(15.75±5.16)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间比较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且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血瘀型诊断标准,主症:经行时间延长,行经量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经血色暗或黑,质稠,或夹有血块。次症:经行小腹疼痛、口干不思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脉:舌质紫暗或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弦涩。结合舌脉,主症必备,次症两项或以上者。(3)符合TCRP手术指征。(4)年龄<45岁,1年内无生育要求。(5)进入本研究前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治疗。(6)白带常规+BV菌检测无异常者。(7)入组前血压、血脂无异常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4)合并有恶性肿瘤者。(5)近3个月内有子宫手术史者。(6)过敏体质或对本试验药物已知成分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者完善术前检查,在月经干净3~>7 d内完成TCRP手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3 d。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 d开始服用达英-35(拜耳制药公司,每片含2mg醋酸环丙孕酮和0.035mg炔雌醇),1片/d,连服21 d,停药后,待撤退出血第5 d又开始第2疗程。共3个疗程。

治疗组术后第2 d开始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方药组成(生化汤加减):当归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益母草10 g,蒲黃10 g,五灵脂10 g(三九制药颗粒剂,本院中药房提供)。取穴:三阴交、血海、子宫。将药物研末后,加入生姜汁调和成糊状,使用医用穴位贴将药物贴敷于穴位处,每次贴4~6 h。术后第2 d开始,隔天贴1次,连用21 d。下次月经第5 d又开始第2疗程。共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结果判定

1.5.1 ER、PR受体检测 2组患者均在经净后3~7 d行TCRP(蛇牌PV440全高清数字化腔镜全套配置),并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行免疫组体检测ER 、PR(委托本院病理科检测,雌激素受体抗体Kit-0012、孕激素受体抗体Kit-0013试剂盒来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由专门固定的病理医师出具报告。3个月后均于月经周期的第7 d用一次性使用子宫内膜取样器(JDC-Ⅱ型,江苏嘉鼎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取同期子宫内膜送病检。切片的制作与镜检均由病理科技师完成。

1.5.2 结果判定[7] 切片染色强度评级:0分代表基本不着色,1分代表淡棕黄色,3分代表深棕黄色,着色介于淡棕黄色与深棕黄色之间记为2分;染色细胞数评分:阳性细胞百分数小于5%记0分,5%~20%记1分,21%~50%记2分,≥51%记3分。最终评分由染色强度与范围评分相加而得。将切片染色强度评分与染色细胞数评分相加后进行判定,0~2分为1级,3~4分为2级,5~6分为3级。

1.5.3 不良反应 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黄褐斑、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瘙痒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若出现T<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测,等级资料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在数据分析前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子宫内膜ER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ER表达情况相当(P>0.05),治疗后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子宫内膜PR 表达情况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PR表达情况相当(P>0.05),治疗后2组患者PR表达3级者均增加,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患者血压、血脂及凝血功能出现轻微异常,定期监测指标,未出现严重异常,恶心呕吐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组3例出现皮肤瘙痒,未出现大水泡、破溃等不适,在未贴敷时段给予润肤油涂抹后症状减轻。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既往观点认为与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有关,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是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之一。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中,其中子宫内膜表达最多。当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时,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的ER、PR表达不均衡,导致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增生不平衡,雌激素持续刺激的部位过度增生。Sant Anade 等[8]研究发现分泌期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在分泌期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同时有学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细胞因子和酶代谢有关[9]。总之,患者体内雌孕激素表达水平异常、凋亡基因表达异常等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10-12]。因此推断通过调节子宫内膜上ER、PR表达水平有利于抑制EP复发。本课题由此切入,探讨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疗法治疗TRCP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作用机制。

祖国医学中并无子宫内膜息肉之名,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将其归属于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癥瘕、不孕等范畴[13]。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虚肝郁血瘀痰湿为不孕的主要病机,瘀血留滞于胞宫 胞络胞脉,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月经过多,月经周期延长及不孕,因此血瘀证为其常见证型[14]。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本研究采用中药生化汤加减中的中药颗粒剂成分制作成糊状,贴敷在穴位 “三阴交,血海,子宫”。生化汤被称为 “产后圣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名方,出自于《景岳全书》。主要由当归、川芎、桃仁、炙甘草、黑姜5味药组成。本研究取其中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而益母草活血调经,蒲黄、五灵脂为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全方组成机理是化瘀生新,活血止痛。而穴位贴敷的给药方式是将中药方剂穿透机体皮肤后刺激机体经络直达病灶部位,改善微循环状态,促进血液循环而达到药效。

本次研究结果中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ER 无明显改变,而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 PR表达明显上调,2组患者PR表达3级者均增加,但是2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说明中药贴敷与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在促进子宫内膜 PR表达方面效果相当,杨桢等[15]使用建模小鼠进行研究,证实当归、川芎对子宫内膜PR表达具有增加作用,进一步说明自拟中药方穴位贴敷的作用。由此可见,中药穴位贴敷可通过药物在经络及腧穴的作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情况调控PR在子宫内膜的均衡分布,进而促进子宫内膜周期性完整脱落,从而减少或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反应,抑制息肉复发,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但是中药贴敷副作用较少,有望替代西药成为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基本用药。

参考文献:

[1]孙雪竹,卢美松,李萌,等.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5(15):985-987.

[2]杭晨,杨炜敏.宫腔镜电切术后不同方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疗效分析[J].新医学,2014,45(1):45-48.

[3]王彦萍,王鸿,赵红雷,等.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4,13(2):180-182.

[4]王洁,陈晓娟,欧阳阳钢.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954-3956.

[5]左艳,闫彩平,吴碧青,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及微血管密度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62-164.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9.

[7]冯晓萍,万淑琼.K i-67、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11):957-959.

[8]SantAna de Almeida EC,Nogueira AA,Candido dos Reis FJ,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eceptors in endometrial polyps and adjacent endometrium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Maturitas,2008,49(3):229-233.

[9]孙藜,王树鹤.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及易患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5):396-397.

[10]邓少君,任红英,邓小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2017,28(8):1508-1509.

[11]Paradisi R,Rossi S,ScifoMC,et al.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J].Gynecol Obstet Invest,2014,78(1):26-32.

[12]封意兰,谌小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细胞增殖核抗原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新医学,2015,46(4):236-239.

[13]鲁改娟,夏亲华.子宫内膜息肉中西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19-222.

[14]刘宝琴,程慕溪.子宫内膜息肉中医证候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醫结合杂志,2013,8 (5):489~491.

[15]杨桢,任慧利,徐莉莉,等.当归散对小鼠低容受性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和整合素β_3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86-388.

(收稿日期:2020-10-26)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穴位贴敷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