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研究中开设少先队队委培训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2021-06-15李玉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少先队

摘要:教育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无缝衔接,社区少年宫在校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社区少年宫开设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依托社区少年宫的阵地资源,让少先队组织教育从校内到校外进行补充和拓展延伸,充分挖掘社区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途径,有针对性对辖区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科学常识、艺术培养等各类宣传教育,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区少年宫 校外教育 少先队 实践活动  课程

社区少年宫的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区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对挖掘少年儿童的潜能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完善人格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是培养少年儿童锻炼成才和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实践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特征,少先队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少先队员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少先队员在参与中实践,在参与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发展,而社区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功能和资源与开展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的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基于开展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少先队队委培训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探索纳入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的研究范围,依托社区少年宫丰富的阵地资源,让少先队组织教育从校内到校外进行补充和拓展延伸,充分挖掘社区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途径,有针对性对辖区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科学常识、艺术培养等各类宣传教育,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从2016年9月起,以少年宫为培训基地公益开办白云区少先队队委培训班,至今已有8期,期间运用社区少年宫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校外研学活动等实践活动特色课程是最受欢迎,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课程之一。下面,我们将围绕基于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研究中开设少先队队委培训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我们在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中开设少先队队委培训课程,课程的设置上由浅入深、先理论后实践,着重提高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想像力、评价能力、应变能力、运用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研究,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培训课程,具体如下:

(一)理论学习教育

1.《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2.少先队光荣历史;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组织意识教育

1.少先队大、中队委的组建;

2.大、中队委竞选;

3.学习少先队队委的职责与要求;

4.小队的组建:小队名称、口号、小队徽、队歌等设计与展示。

(三)仪式训练教育

1.敬队礼的规范礼仪;

2.大、中队会集合整队及报告人数训练;

3.出旗、退旗仪式训练;

4.唱队歌的指挥技巧学习;

5.呼号学习。

(四)活动实践教育

1.少先队大、中队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小主持的技巧学习;

3.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训练;

4.小品、哑剧等展示节目的组织实施训练;

5.学习组织开展红领巾议事堂活动;

6.调查采访的技巧学习;

7.学习撰写红领巾小提案;

8.少先队研学活动。

(五)心理辅导课程

沙盘游戏:

以上课程的设置,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特色课程内容的设置模式,逐步构建队委培训特色课程体系。在培训中,我们还通过整合社区少年宫的校外教育优质资源,通过课程、体验、实践等方式,培养队委们的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在每一期培训班结束后,参加培训班的队委们都能熟练掌握培训知识内容,能将在培训中所学的各种技能熟练运用在日常学校少先队活动中,每一位队委都敢于表现自己,能说会道,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强,培训效果显著,广受家长好评。

二、以实践活动特色课程为主体,探索研学活动新模式

在2018年开始,我们将研学实践活动作为少先队队委培训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探索开发“研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课程,这是我们根据区情开发的社区少年宫培训特色课程之一,是以“研学”的形式,引导少年儿童着重“研”究性地去深入挖掘某些事物的关联和内涵,“学”会并掌握研究过程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为全面提升少年儿童的綜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开展特色研学实践活动,探索完善公益特色课程体系。例如在2018年12月15日至23日期间,我们在白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主办了四批次的研学(社会实践教育)公益特色课程实践活动,第一批次是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分别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元里历史文化展览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开展研学活动;第二批次是生态教育研学活动,在白云区朱仔记生态田园农庄开展现场研学实践;第三批次是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活动,分别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白云区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第四批次是科技创新教育研学活动,分别到广州市文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每位队员手持一本《少先队研学手册》,带着需要探究的问题去参观学习,从讲解员或展览资料中寻找线索并相互交流讨论,写下自己的研学答案和学习体会。研学小队以队员自评、同伴评价、辅导员评价等方式,围绕“完成情况、时间观念、学习态度、团队纪律、文明礼仪”等指标,集体对每位队员的研学成果进行讨论评价,确定队员争章结果,评出各类研学星级奖章。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推动了社区少年宫培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取得很好的成效。

二是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内涵和模式。充分运用本地社区红色资源,如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元里历史文化展览馆等红色教育阵地。我们从2018年、2019年、2021年连续几年清明节前后均组织开展“缅怀先烈”祭扫革命烈士墓红色研学实践活动,通过红色研学活动,让少年儿童记住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学会感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争当新时代好队员,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这些研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每位少年儿童在研学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让他们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意识、生态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和爱党爱国爱白云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该类实践活动特色课程探索研究的成功案例让我们备受鼓舞,实践证明,社区少年宫的课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入红色教育基地等等,让课程内涵和模式更为丰富多彩,教育效果也更高效。

三、培训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与思考

一是如何能更好地利用社区少年宫的校外教育资源与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让课程内容更有深度,教育效果最大化,仍然有待加强。目前的实践活动课程还是停留在活动的表面,每次活动后没能很好地进行提炼,教育效果“打折扣”,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社区少年宫校外教育资源与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的最优模式,根据区情开发更多特色课程,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

二是培训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化,系统化,课程内容较为零散。需要进一步梳理这几年来开设的课程内容,收集积累成功案例,探索在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中开设少先队队委培训特色课程,形成培训课程体系,并能有效推广。

三是培训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長效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课程评价体系,制定评价细则,每一期培训课程末期让学员进行评价,及时收集课程实践真实情况,对课程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完善,使课程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中开设少先队队委培训特色课程,是推动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不断优化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是校内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的延伸拓展,其功能和资源能很好地助力做好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潘岩.《浅谈如何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学术期刊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年11期

2.李春玲.《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以T社区少年宫为例》,学术期刊 《考试周刊》,2017年60期

3.《核心素养融入的中国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探讨》,学术期刊 《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课题来源: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1201731659

广州市白云区少年宫 李玉娟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少先队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加入少先队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