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行挫折教育,树立生存意识

2021-06-15曾绎霖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毅力信心挫折

现实生活中,挫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或大或小,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必然现象。遇到挫折,如何树立信心,摆脱困境,避免心理何行为的异常,是一个人所必备的能力。对孩子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未来人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使其具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从每件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孩子承受挫折,学会生存。

一、对孩子进行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接受批评的教育

好胜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激励孩子去追求、探索,乃至获得成功。但是,好胜心过强,容易产生副作用,具体表现在爱慕虚荣,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差。好胜心强的孩子,一般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时时处处好表现自己,喜欢挺好话。他们一旦遇到失败,或做错什么事,则会逃避现实,不敢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批评。有些孩子甚至会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或自暴自弃。对这些孩子,必须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正确评价孩子,使其知道自己的弱点。对因在游戏中没得第一而不高兴、发脾气的孩子,要让孩子明确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并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对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故意捣乱的孩子,老师暂时不予理睬,等他冷静下来,再进行个别教育,言词要婉转,尽量不让孩子难堪,维护其自尊从而乐于接受批评。

二、在物质生活需求上给孩子适当的限制

勤俭节约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及未来社会,同样需要辛勤劳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同时要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财富。不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一个成人还是孩子,都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物质的需求较充足。家长为了弥补自己过去的“不足”,应有尽有地满足孩子,甚至是无原则的满足。有一位做老板的家长曾经这样对老师说:“我苦了半辈子,可不能再苦孩子了,为了他们活得快乐、幸福,花多少钱我都舍得。”然而,这位家长不曾想到眼前的幸福可能是以后祸害,更何况健康的人格,好的作风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孩子年幼无知,他们不知道人的需要、满足是要受一些条件制约的。孩子总爱轻易提出这个那个的需要。如果家长不很好把握,就容易给孩子一种误导:原来东西来得这么容易,从而使幼儿养成不惜物、铺张浪费的坏习惯。要防止孩子养成这些不良习惯,必须给孩子适当的物质限制,即控制对孩子的物质供应,给孩子一点“紧迫感”,玩具少了、食物少了、其它物品也少了。孩子自然而然会喜欢它,爱惜它。从而使幼儿慢慢养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成由节俭败由奢”,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家庭,一个人亦如此。

三、在日常生活中巧设“障碍”,对孩子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五、六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参加夏令营,衣服不會洗、床铺整理不好,这不是件怪事。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不会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也是常有的事。因为现在的孩子,经常处在成人的保护和监视下生活,他们的能力不是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经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而积累,而是在桌面上或说教获得。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心很强,遇到实际事情自己不会处理,只会叫人来帮忙。孩子不会永远是孩子,他(她)必须尽快地成为一个健康的、优秀的大人。因此从小的时候开始,成人不要过多地为孩子服务,在日常生活中设些“障碍”,让孩子走在前面,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自己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即使由困难、会失败,成人也不要帮忙,让他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获得真正成长,为日后独立生活铺平道路。

四、培养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

建设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必然是由道德、有文化、有修养、有毅力、有信心的人。而我们今天面对着的正是明天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要想让他们日后能挑起重任,为国作贡献,必须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而坚强毅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是幼儿树立信心的根本,信心又是孩子抵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关键。

孩子跟妈妈去逛街,与妈妈走散,怎么办?与同伴一起玩时,同伴发生意外事故或不见了,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如何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呢?假如孩子平时积累了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及安全知识,遇到突发事件孩子会冷静、大胆、信心十足地处理好它;假如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遇到不安全的事则会束手无策,逃避现实,不敢面对挫折,心理产生异常,遇到同伴落水不敢呼救,面对危险在家长面前不敢如实说来,唯恐承担责任,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由此看来,在学校或家里,对孩子进行随机应变能力和信心的培养很重要。老师或家长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及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设置情境表演的形式,利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孩子随机应变能力,树立孩子处理突发事件的信心。曾经有一则外国新闻:一架飞机失事坠落在荒山野林之中,机上唯一的幸存者是一位年仅12岁的女孩,当女孩从昏迷中醒来后,她找到父亲的遗体,痛哭一场后,她从父亲的口袋里摸出一些饼干,凭着记忆中父亲曾告诉她,顺着水源走,一定可以走到有人居住的地方的常识,一个人顺着一条时隐时现的小溪,靠有限的巧克力和饼干不断用戒指挖掉腐烂伤口上的蛆虫,终于在飞机失事后几天,走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假设她没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不会选择求生;假如她没有超人的求生能力,她将会饿死在荒野;假如她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她将会半途而亡;正是由于小女孩具备以上能力,遇到巨大挫折,敢于面对,摆脱困境,避免产生异常。

综上所述,对孩子进行谦让、接受批评、勇于承担责任、延迟满足需要及独立生活能力、生存能力、毅力的培养,可培养孩子对挫折的理智行为,避免心理上的异常。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帮其塑造健康人格,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在孩子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教育。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和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品质的结合,必将为孩子展示完美的人生和未来。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长冈小学 曾绎霖

猜你喜欢

毅力信心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挫折
终身不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