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影响
2021-06-12杨尚登
杨尚登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教学策略;
当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差异性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对于教师布置的难度相对较大的作业,往往会有部分学生难以完成,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意愿,进而引发学生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为了有效改变上述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表现,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在数学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运用分层教学的理念,通过全面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积极采用分层化作业的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推动班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一、设计分层化作业,符合学生差异化学情
根据笔者的教学调查,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基础掌握得不平衡,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出现差异化的表现。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层面上,采用分层化的教学设计,采用适宜学生理解力的课堂作业难度,从而有效避免部分学习优异的学生会表现出作业难度过低,部分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表现出作业难度过大,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将课堂内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分层,设置出相应的分层等级,在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表现,设计出相应难度的教学作业。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完整的数学试卷作为课后作业。同时也把分层教育思想纳入到试题设计中,将试卷分为基本类题目、进阶类题目和延伸类题目。引导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完成基础型题,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尝试进阶类型题;而针对具有较高数理基础的学生,主要完成进阶型的数理教育题,让学生在数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针对数理教育表现良好的初中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的拓展型题目,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后作业品质。
二、巧用分层化作业,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采用分层化作业设计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学生进行分层设计,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分层作业中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教学视频的教学作业模式,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基础相对优越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拓展思考性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利用发散性的题目,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整式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微课视频融入分层作业的设计中,引导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在课后通过微课的形式复习课堂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进行分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观看不同微课视频内容,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整式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解法,不仅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还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树立起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
三、利用分层化作业,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分层的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老师还必须注重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分层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教材教学中的相应知识点,并通过设计出分层难度的教学作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顺数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并在其间加入探索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提高了数学作业的质量。同时老师还必须主动考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状况,并通过课后练习难度的合理加减,重视数学题目的思考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强烈学习动力。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事件的概率》的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概率含义的理解,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概率知识来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取值范围。教师就可以在课后作业中采用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方式,并且积极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体会概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有效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形成概率知识的初步认识,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上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采用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模式,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作业。体现数学作业是课堂知识有效的延伸,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自身在课堂中学校的知识,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教学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學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谢丽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2):1.
[2]宋海琴.教育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寓教于乐"的方法——因材施教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和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