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析
2021-06-12李易择
李易择
【摘要】人类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在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新事物在那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然深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思想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探究。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与探究
新一轮新课程的实施,使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创造性教学方法。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入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小组学习的益处
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以便在团体中取得最佳的成绩。团队合作学习是把不同的学习水平的同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组,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型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压力,并让他们参与进来。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倾听”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并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地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表达,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代沟,因此他们在与同学讨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最优的学习方式,克服不合理的学习行为;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及学习中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逐渐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二、道德与法治小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一)保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班上进行分组作业,不是每个人都会按照老师的吩咐去做。在此背景下,老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同时又不能有效地控制和监督学生,导致学生存在开小差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体现出来。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不合作、不能自主地进行,不能实现团队协作。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既要有合理的班级管理、奖惩措施与制度,又要形成集体学习的环境,并进行恰当的管理。老师们还要从讲台上下来,聆听他们的谈话。在讨论与目标出现偏差时,可以进行恰当的引导和修改。对于小组讨论中的问题,老师必须在指定的时限内进行登记,并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同时激发团队和个体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并非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万能的。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正确地运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指导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适应性,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也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保持教师的专业水准
在分组时,多数同学都是优秀的,有些则表现不好。但是,尽管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往往可以激发优秀的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那些在团队协作中表现不佳、常常是倾听者的差生来说,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总之,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团体学习中很难得到知识,而且会逐步失去自己的思维。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合理地安排小组学习的内容,以确保每一位同学都是无可取代的。一些教师在学习认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中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这与团队协作的本意背道而驰,而且讨论的内容也太简单或者太难。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讨论,并要根据小组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团体式教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持续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时刻保持对道德与法治的热情。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师生、生生的情感沟通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正面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用5-10分钟的时间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并对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在这段时间里,团队合作非常有帮助。为了改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地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分析,当前的合作学习已经比较成熟和有效。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要主动学习并应用这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团体、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曹彦峰. 新时代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智力,2022,(03):73-75.
[2]李宁. 浅谈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教育界,2022,(0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