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6-10王国金

考试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家庭教育高中生

王国金

摘 要: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当前高中生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而家庭教育更是难以引起足够重视。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教育模式发生改变。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有效的措施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地区;高中生;家庭教育

随着中国教学改革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实施,当前家庭教育也被越来越多教育者所提及,其重要性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早在《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文件中就对家庭教育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大力实施推广。具体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与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认为教育的工作应交给教师,家庭主要负责孩子衣食住行,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在这样的条件约束下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工作无从做起。

一、 “互联网+”与农村高中教育

“互联网+”技术是中国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和广泛推广应用下的产物,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最先渗透中国的城市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证实“互联网+”技术与高中教育之间高度的契合性。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习便捷性大大提升,学生可以沉浸于网络世界中获取想要了解的所有知识。另外,“互联网+”技术还很好地串联了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借助该技术的先进性与便捷性,知识传授与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教师及学生家长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快速地了解和反映。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家庭教育工作应转变形式,改变观念,从而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的开展。

二、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现状

中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及其家长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观念和条件的限制,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也不善于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教学工作。纵观当前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

伴随中国交通环境的改变,当前越来越多农村人员外出务工,于是留有不少高中生在当地继续学习与生活。在长时间缺乏父母对学生学业关心的情况下,家庭中很多老年人的教育能力有限,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只能简单用手机视频等方式联系,而缺乏良好环境下的教育大多为只言片语,学生难以持续性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自觉性,有的甚至对学习非常厌恶。

(二)农村高中生存在不少学习心理问题

与城市的高中生相比,农村高中生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教师与家长大多都忽略这些心理问题。成长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与思想逐渐成熟,但由于受到教育资源有限的限制,学生从小没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部分农村地区的高中生都有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特点,不少学生的内心相当脆弱,在负面情绪没能第一时间得到排解时,日积月累下更难成为心理健全的人,这就不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集体生活的融入。

(三)网络安全隐患较大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充斥着农村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尽管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学生从小受到的监管和引导较少,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自制能力较差,缺乏辨别判断意识准确隔离不良信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受到不良诱惑而迷失自我,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三、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促成优秀教育资源集成,不断优化网络式家庭教育

“互联网+”模式下,中国的农村家庭教育必须结合实际的环境条件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加以改革。因此,首要工作就在于要集成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云的服务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确保其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与利用。进行家庭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前,教师应有目的地为学生家长设定家庭教育的目标,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内容,尤其是要将农村高中生的性格、心理、兴趣爱好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使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相契合,才能确保家庭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学生也能從家庭教育中受益。结合“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广泛渗透,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促成了很多学习教育方式的变革。比如农村高中生家长可借助网络有针对性地选择家庭教育的实施资源,创新互联网技术下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形式,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及农村人口整体的文化素质。还要最大限度地将家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让家长逐渐熟悉互联网广阔空间中各种适用于孩子学习和教育发展的方式,让应用模式与选择内容更贴切,激发学生的教育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近年来,中国农村高中生的家庭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教育行业中甚至社会人士的关注,若从整体演变的情况来看,农村家庭教育必然向网络化发展倾向。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新兴技术产生的显著效果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还有很多农村高中生被迫过早面临应试压力及日常生活的负担,而一些家长也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过高,客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学业负担。因此,应用“互联网+”的家庭教育方式,就要试图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便捷性,提高学习效率以及缓解学业压力的效果,确保学生将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氛围下化解,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个性。

当下的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若能创建于网络科技手段之上,形成一种新颖、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无疑能让学生更喜欢学习的过程,有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比如关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在课堂上很多历史故事都是以插图和文字的形式展示,那么带入家庭教育后需要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某段特定历史,要达到深化学生理解史实的教育目的,教师与家长可以利用微信沟通学生所要完成的课业内容,待学生放学后家长可以有目的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该历史话题,让严肃的课堂教学成为良好家庭环境下的故事活动。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学生调整家里的电视或电脑,让学生观看有关的历史纪录片或电视剧,通过影视作品的直观表现让学生更了解历史知识的细节,这远比史料文字更有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很好的资源整合效果。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家庭教育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