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议题设置逻辑

2021-06-10黎晓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

黎晓琳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四翼”要求对学生考查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同时,在新课标中对思政课程设置基本理念中提出引入议题式教学,通过议题引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思政课堂教学中议题的引入也应注重与“四翼”的衔接。

关键词:议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5-0042

高考评价体系是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四翼”是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中思政课程结构的设计要促进知行合一,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的统一。新课标下思政课程结构设计的要求与高考评价体系是相互对应的,一个注重教什么,另一个注重考什么,而课堂教学则是两者的重要衔接。课堂教学中议题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起重要的作用。

一、议题设置注重基础性

议题的设置首先要注重基础性,从基础知识着手,这样既遵循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也符合知识演进的规律。新课标下的高中思政课程设置必修模块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而从教材的设置看,它是从社会历史演进的发展历程来分析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然后深入讲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設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这种从简单的概括到深入的说明,恰恰是符合知识的演进过程,从简单到复杂。而课堂教学中的议题设置也应该符合课程的设置。如必修一第一课的第一个总议题“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妙”,这个议题的设置范围广,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设置这样一个议题显然没办法把学生引导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对该部分知识了解不深,感觉一片空白。那么课堂上教师对总议题的设置就不能这么宽泛,要从基本的知识入手,从社会的演进过程设置分议题。我们就可以设置第一个分议题是“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基础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学生会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对于这个分议题,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阐述,对原始社会如何演进到奴隶社会进行一个过渡性的探究。议题式教学要从基础知识的层面逐级分析总议题,做到对议题的分析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二、议题设置注重综合性

议题设置注重基础性与综合性并不冲突,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是多角度、跨学科、多层次知识的运用。把握好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把零散的知识体系结构化,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必修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这里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的知识、也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知识,因此议题设置也要能体现课程设置的理念,融合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有效探究,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单一化向多样性转变。

这一模块之中《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材设置了一个总议题:伟大的改革开放。讲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我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选择,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则是从农村、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的,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对于教材的议题设置,在课堂上学生不一定能多角度分析出有关改革开放的多种原因及发展过程中之中对我国多方面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教学内容,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议题: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学生在分析改革开放时就会注意到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去分析改革开放的原因及影响。而在这之后的分议题则可以设置这样三个分议题:城乡变化民生富;经贸繁荣民族兴;全球瞩目国力强。引导学生从城乡变化,发展到从经济、政治、文化,接着从国内延伸到国外的多角度、综合性进行分析。这样的议题设置既体现了议题设置从基础到综合也让学生思维角度从单一到多角度分析的转变。

三、议题设置注重应用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应该能够学以致用,能够探索并解决日常生活、学术科研、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而言,现在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学习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解题”和“应试”,更应该注重“问题的解决”和“做人做事的转变”。思政课程性质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知识的传授,而要更加注重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让学生把知识内化,增强对知识的认同,从而在现实生活之中践行这是最好的应用。

在必修二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优点和缺陷。通过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我国市场经济的优点,那么接下来这一框目的设置则是对前半部分知识从基础到综合,再到运用的一个过程。总议题设置可以为“怎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而这个议题的设置学生有时会难以进行分析。可以设置如下分议题:市场经济与中国奇迹的创造;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昨天与今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但也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之中,国家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来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该如何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这是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得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过程。

四、议题设置注重创新性

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也要有所创新。这既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角度的创新等多方面。例如在必修二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涉及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如何让学生理解多种收入分配方式之间的差别则是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则可以设置以下的分议题: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我的未来的工作岗位;我理想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模拟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之中面对职业转换这样的情况,思考就职不同的工作岗位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分配方式的区别。这不同于以前教师让学生分析身边不同的人就职于不同的工作岗位,这样学生感觉更加新颖学习兴趣更浓。

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引入议题是现在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向。新时代之下人才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能运用综合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议题设置要处理好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海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J],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中学 511500)

猜你喜欢

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