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应用效果
2021-06-10陈云霞魏玲娟张雅王乾坤李兰珺
陈云霞 魏玲娟 张雅 王乾坤 李兰珺
(1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 郑州450003;2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3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危重,感知能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发生率较高,若未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中水分会浸润皮肤,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发生,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1~2]。合理有效的皮肤管理是降低IAD发生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关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是一种前瞻性、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前瞻性分析、评估找出导致IAD发生的高危险因素,采取系统的改进措施防范危险的发生[3]。本研究将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应用于大小便失禁患者中,旨在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6月ICU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观察组男68例,女41例;疾病类型:重症颅脑损伤29例,脑血管意外30例,脑积水12例,颅脑肿瘤术后17例,脑干损伤9例,颅内感染1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8.68±8.64)岁。对照组男65例,女44例;疾病类型:重症颅脑损伤30例,脑血管意外26例,脑积水13例,颅脑肿瘤术后20例,脑干损伤12例,颅内感染8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8.70±8.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时骶尾部、会阴部等需观察部位皮肤完整;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白癜风等其他皮肤疾病;伴严重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便后及时用湿纸巾擦拭干净,注意动作轻柔,保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床单、被罩,定期检查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出现红肿及时汇报医生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1)组建HFMEA护理小组。由护士长、造口专科护士等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HFMEA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以往护理各个流程中潜在失效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对失效原因进行危害评分,危害评分=失效后果严重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等级,分别对应1~4分)×失效概率(分为很少、偶尔、一般、经常,分别对应1~4分)。(2)实施相应改进措施。皮肤情况评估不及时、全面(危害评分8分):制定大小便失禁患者检查表,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大小便失禁发生时间和次数、肛周皮肤情况等,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阻止粪便对皮肤的刺激,做好交接班,详细记录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并及时汇报医生。未采取相应皮肤保护措施(危害评分12分):采用会阴部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IAD的风险,依据患者不同皮肤情况选择相应护理方法,针对低危险患者(4~6分),床头悬挂大小便失禁标识和预防IAD标识,将赛肤润均匀喷洒在会阴部、肛周处,重复喷洒2次,待干后粘贴3M透明贴;针对高风险患者(7~12分),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留置一次性造口袋,严密观察大便引流是否通畅、有无大便外漏,造口袋粪便至1/3时及时更换。护理人员不知晓IAD评估内容、对IAD危害认知不足(危害评分12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预防IAD的相关知识,采用集体授课和床旁示教方式,讲解IAD危害和预防及处理策略;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IAD相关理论和知识考核,给予成绩优异者奖励,加强对成绩不理想者的培训和学习。
1.4 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IAD发生情况。0级:未发生IAD;1级:肛周、会阴等部位周围皮肤完整,伴轻度瘙痒;2级:肛周、会阴部位皮肤部分破损、出现水疱,皮肤中度发红呈斑点状,伴疼痛、瘙痒感;3级:患处皮肤大范围脱落,皮肤呈深红色,伴严重瘙痒感和灼痛感。总发生率=(1级例数+2级例数+3级例数)/总例数×100%。(2)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评估量表(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Severity Instrument,IADS)[4]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将IAD病变部位分为13个区域,采用0~4分评分法,总分52分,得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IAD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IA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AD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IA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I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AD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IADS评分比较(分,±s)
?
3 讨论
IAD是大小便失禁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因肛周和会阴部受粪便和尿渍不良刺激所致,患者多伴有瘙痒等不适感,增加皮肤破溃和感染的发生风险[5~7]。常规护理以护理人员为主导,护理人员依据以往经验对患者实施护理,未设定规范护理流程,缺乏主动预防IAD意识,通常在IAD发生后方进行相应护理,导致整体护理效果一般[8~10]。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IAD发生率和I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HFMEA模式护理能够降低大小便失禁患者IAD发生率,减轻皮肤受损程度。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核心在于提前预防,对常规干预中存在的失效进行系统分析和持续改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可降低执行中发生失效的可能性。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中,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IAD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可提高其对IAD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主动改变自身不规范行为;大小便失禁检查表的应用和规范交接班,能够提高皮肤管理能力,有效降低IAD发生风险;预防性使用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麻酸的皮肤黏膜保护剂——赛肤润,可使其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质保护膜,有效隔离保护受伤皮肤,减少粪水侵蚀和损害,从而降低IAD、压疮发生风险。同时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对失禁患者发生IAD的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以及使用造口袋,能够从根本上阻断大便对皮肤的刺激,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皮肤屏障功能。并且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更加重视护理过程中的检查、监督,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与改进,最终可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综上所述,基于HFMEA模式护理在大小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降低IAD发生风险,有效缓解皮肤受损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从而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