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及母婴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1-06-10赵慧
赵慧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安阳455000)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孕囊在子宫瘢痕处着床的妊娠现象[1],尽管目前国内剖宫产切口缝合技术有所进步[2],但难免会留下细小瘢痕,一旦二次妊娠时孕囊在子宫瘢痕处着床,对于母婴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针对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需要为其实施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3]。多学科协作护理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推广的护理模式,但目前并未有权威文献报道统一的协作方案标准[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目的是为了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我国临床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待产患者共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8.02±4.17)岁;平均孕周(36.47±1.24)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为二次妊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35岁;(2)重要脏器功能无障碍;(3)影像学检查显示孕囊在瘢痕处着床。排除标准:(1)阴道疼痛性出血频繁;(2)依从性低;(3)伴全身性皮肤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按嘱给药等。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1)建立“子宫瘢痕妊娠”护理团队。总结我院以往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治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调研结果,明确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重心,建立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包括产科、心理科、影像学、麻醉科以及营养科,每科指派1名医师以及2名护理人员。(2)多学科协作护理方案制定。第一,产程护理。产程护理工作由产科人员完成,主要在患者进入第一产程后密切关注患者产程进展,准确评估其宫缩情况,并利用压痛测试患者子宫内瘢痕情况,必要时改变患者体位,并指导患者充分放松;第二产程中持续协调患者呼吸以及腹压,并对患者子宫进行适度按摩,加速产程,当胎儿前肩露出后,注射药物加速患者宫缩;在第二、第三产程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当其阴道流血过多时及时上报医师处理。第二,心理护理。由心理科人员完成,主要于患者产前进行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同时以恰当的交流方式向患者讲述瘢痕妊娠的危险以及注意事项,保证患者情绪持续稳定。第三,影像学检查。患者产前定期进行B超检查,主要目的是确保其子宫瘢痕以及胎儿无异常,每次检查后阅片师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检查结果,使其充分了解具体现状。第四,疼痛护理。由麻醉科人员完成,制定详细的产前产后疼痛护理方案,尤其关注瘢痕疼痛情况,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药物疼痛护理。第五,营养护理。由营养科人员完成,于患者产前及产后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身体持续处于最佳状态,并给出禁止食用的食物列表,严格管控患者饮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统计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产后出血、难产、产后持续性疼痛、新生儿低血压。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s)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s)
?
2.2 两组母婴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发生2例母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9例母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母婴不良事件比较[例(%)]
3 讨论
对于瘢痕妊娠患者,最理想的处理方法为药物终止妊娠,但若患者仍有妊娠需求,在患者瘢痕肌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娩也是可行的[5]。但目前为止,我国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应该选取何种分娩方式的报道结果存在差异性。钱慧[6]研究显示瘢痕子宫二次妊娠的剖宫产率相较于非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高出20%,其认为瘢痕子宫妊娠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危险性更高。秦霞等[7]的研究报道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剖宫产率约为65%,其认为虽然剖宫产可能引起并发症,但剖宫产在保证母婴共同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试产条件不足患者。而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为保证产妇产程顺利,全面的护理工作都必不可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分娩结局。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优势在于:(1)传统的常规护理虽涉及多方面内容,但都缺乏专业性,多学科协作护理则可将原有的护理内容进行细分,对应落实到专业科室,最大程度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8];(2)产妇分娩的护理工作复杂繁琐,实质上涉及多种学科内容,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则有效遵循了患者个体化、学科规范化的原则,这一点在高危妊娠患者中尤为重要;(3)采用学科分工协作模式,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母婴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母婴不良事件率,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与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产妇应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类似的护理效果[9]。综上所述,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涉及多方面需求,且患者妊娠危险性较高,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