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2021-06-10刘明月胡建荣姜晋灵李东晓
刘明月 胡建荣 姜晋灵 李东晓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鹤壁45803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致残率、致死率高[1]。超早期溶栓治疗,可恢复脑灌流,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状态。但是,溶栓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出血风险系数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丁苯酞属于新型神经保护药物,可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缺血脑组织能量代谢,增加缺血组织与周围的脑血流量,减轻炎症反应[1]。本研究选取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其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81±2.92)岁。研究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2.73±3.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头颅CT或者MRI等检查,确诊急性脑梗死;年龄50~80岁,性别不限;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出血倾向性疾病患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既往脑卒中病史或者脑出血史患者;脑血管畸形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如神经保护剂、降压药、脱水剂、降血糖药物以及降血脂药物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33020177)治疗,5%葡萄糖稀释,静脉滴注,10 ml/d,1次/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基本治愈: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10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甚至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3]。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比较。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仪检测CVR,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探头放在双侧颞窗,频率设定2.0 MHz,取样深度设定50~65 mm,血流信号稳定后,详细记录静息状态下的大脑中动脉(MCA)平均流速MFV1。给予95%O2与5%CO2混合气体,平静呼吸1 min后,详细记录MCA平均流速MFV2,计算CVR。其中,CVR(%)=(MFV2-MFV1)/MFV1×100%[5]。另外,记录MCA舒张期血流速度(Vd)与收缩期血流速度(Vs),计算脉动指数(PI)。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脑血管储备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PI、CV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PI低于对照组,CV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脑血管储备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脑血管储备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脑缺血加上缺血后再灌注,可能造成能量消耗,生成氧自由基,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发生酸中毒,出现病理生理系列变化,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死亡脑细胞周边侧支循环的缺血性半暗带,尚有大量可存在神经元[6]。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有效恢复缺血性半暗带的供血及供氧,对恢复神经功能有很大影响,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丁苯酞属于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全合成的正丁基苯酞消旋体是其有效成分,药效学研究表明,丁苯酞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阻断急性脑梗死后引起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例如调节缺血状态下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加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有效抑制皮质神经细胞的钙离子超载现象,保护神经,降低慢性脑缺血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等。临床研究显示,丁苯酞可缩小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NIHSS评分是评价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有助于医师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丁苯酞注射液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后,脑部血流为了维持正常稳定状态,脑部小动脉以及毛细血管进行代偿性收缩或者扩张,以满足脑功能需求,这一种作用称其为“脑血管储备功能”。有研究报道指出,脑血管储备功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血管24 h内储备功能损伤情况存在较大关系,CVR较低患者的预后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PI低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注射液可改善患者的血管顺应性,而研究组CVR高于对照组,CVR的升高可增加脑灌注量,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脑血管储备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