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6-10肖彩霞张建刚李佳佳
肖彩霞 张建刚 李佳佳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阳455000)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年龄≥65岁人群,约1.7%患者常伴有平衡障碍、肌肉强直、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症状,起病较缓且难治愈,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加重生理及心理压力[1]。多巴丝肼属于抗PD药物,有较好的作用,但长期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性,整体治疗效果欠佳[2]。临床治疗PD常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控制病情,其中普拉克索可有效刺激DA受体,改善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3]。本研究分析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PD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8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4.25±5.5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9±1.46)年。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4.38±5.72)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32±1.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帕金森病相关诊断标准[4];无精神疾病且能配合治疗;经MRI或CT检查确诊;近1个月未服用麻醉镇痛药、血管扩张剂、中枢兴奋药等药物;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者;存在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心血管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多巴丝肼片(国药准字H10930198),口服,62.5 mg(起始剂量),2次/d,连续服用5 d,改为125 mg,3次/d。治疗12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国药准字H20183368)0.125 mg(起始剂量),3次/d,间隔5~7 d增加剂量0.125 mg/次,最大剂量≤0.75 mg/次。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价[5]。显效:治疗后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显著改善,UPDRS评分降低≥50%;有效:治疗后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缓解,UPDRS评分降低≥20%且<50%;无效:治疗后运动、认知功能未见好转,UPDRS评分降低<20%。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6]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总分0~30分,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计算机/注意力及语言能力等,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运动功能,采用UPDRSⅢ量表评分,包括肌僵直、震颤、面部表情、语言等14项,各项0~4分,总分0~56分,分数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差。(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厌食、失眠、便秘、低血压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 治疗12周后,两组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9 39 2.991 8.285 0.004 0.000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2.49±4.87 22.04±4.61 0.419 0.676 25.27±3.16 28.66±1.91 5.734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 治疗12周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9 39 9.091 14.801 0.000 0.000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35.92±5.69 35.07±5.43 0.675 0.502 26.65±2.86 21.14±2.25 9.456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PD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其病因与氧化应激、年龄增长、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递质病变,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对患者运动、认知功能造成损害,表现为肌僵直、运动缓慢、静止性震颤等[7]。药物治疗是PD的首选方案,但长期定量应用,易增加抗药性及不良反应发生,影响治疗进程。
多巴胺属于神经传递物质,与情感及脑内分泌物有关,可帮助细胞传递信息。临床治疗PD常采用多巴丝肼片,主要由左旋多巴、苄丝肼组成,前者为多巴胺前体,分子量小,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补充中枢的多巴胺含量不足,从而保护神经元,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后者可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阻碍脑外组织左旋多巴的降低,以增强疗效[8]。研究发现,多巴丝肼短期使用治疗效果较好,但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性,而且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加的药物剂量导致不良反应增多,患者常伴有异动症、晨僵等不良现象,影响预后[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提高,安全性较好。分析原因在于,普拉克索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特异性地与黑质多巴胺D2受体结合,较好地亲和D3受体,且在服用后短时间内吸收,血浆浓度可维持较高水平,持久发挥药效,进而刺激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以减少黑质细胞衰亡,阻碍自由基形成,长效保护神经系统,减少PD患者静息时的震颤;另一方面,普拉克索对左旋多巴生成酰基具有拮抗作用,能够恢复黑质神经细胞功能,较好调节多巴胺细胞,利于病情控制[10]。因此,多巴丝肼及普拉克索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长久维持药效,促进PD患者精神状态改善,帮助其恢复运动及认知能力,早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同时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提高,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