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匹克隆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
2021-06-09黄树栋
黄树栋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 529500)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300/10万[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帕金森病通常会伴发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大多与认知能力、生产力、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社交活动有关[2]。PD睡眠障碍可分为两类:睡眠障碍和觉醒障碍,包括失眠、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RBD)、日间过度嗜睡 (EDS)、不宁腿综合征 (RLS)、睡眠呼吸紊乱 (SDB)和昼夜节律紊乱,其中节律失眠被认为是一种与睡眠开始、持续时间、巩固或质量有关的持续性困难[3]。因此,本研究选取8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旨在分析佐匹克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 (40例)与对照组 (40 例)。试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 (67.17±4.90)岁;病程3~28个月,平均病程 (16.90±5.7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 (68.54±5.07)岁;病程4~31个月,平均病程 (17.13±5.9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阳江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关于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4],具有多梦、入睡困难、失眠、嗜睡等症状;②患者参与本研究前1周均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③无认知障碍者。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者;②患有继发性帕金森病者;③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 者。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患者于入睡前给予艾司唑仑 (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规格:2 mg)温服,1次/d,1 ~ 2 mg/次,共治疗4周。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佐匹克隆治疗。患者于入睡前加用佐匹克隆 (吉林金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411,规格:7.5 mg)温服,1次/d,7.5 mg/次。老年患者每日应用剂量为3.75 mg,无异样后可调整为7.5 mg/d,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状况观察,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4周。观察指标为白天嗜睡状况 (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其中ESS评分共4个等级,总分为24分,分数越高证实其嗜睡状况越为严重;PSQI评分共4个等级,总分21分,分数越高证实其夜间睡眠质量越差。精神行为症状中主要对智力损害和思维障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共计4分,分数越高则其精神行为越差。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干口苦、头晕、记忆力下降以及食欲缺乏,对其进行统计并分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SQl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PSQl评分比较 (,分)
组别 n PSQl评分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0 13.45±2.4212.74±1.89 9.04±1.17试验组 40 13.59±2.7010.81±1.44 6.83±1.24 t 0.214 4.833 6.524 P 0.89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白天嗜睡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ES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ES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n ESS评分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0 14.81±3.6012.56±2.03 9.14±1.01试验组 40 14.73±3.5110.08±1.91 7.16±0.96 t 0.191 4.175 6.540 P 0.874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精神行为症状方面的智力损害及思维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分)
思维障碍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0 3.02±0.63 2.79±0.43 2.22±0.41 2.67±0.58 2.51±0.46 2.01±0.41试验组 40 3.09±0.66 2.27±0.40 1.73±0.37 2.63±0.56 2.20±0.44 1.75±0.33 t 0.517 2.123 2.504 0.626 2.060 2.743 P 0.602 0.030 0.027 0.519 0.036 0.022组别 n 智力损害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PD伴发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90%,比没有帕金森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同龄人群高出1.5~3.5倍[5]。而睡眠问题是PD患者中一个不被重视的致残原因。PD患者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EDS、REM睡眠行为障碍、睡眠相位后移和RLS。其中EDS可能是一种功能下降导致的睡眠障碍,独立于疾病发展,或仅仅是抗帕金森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因为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困难大多是由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影响,。国际睡眠障碍协会认为睡眠障碍应被归类为内在性睡眠障碍,而外在性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紊乱相关。其中内在性睡眠障碍本质上是由内部线索受损引起的,通常与结构病理学无关。内在性睡眠障碍是普通人群中偶尔失眠的常见原因,通常由日常压力引起,生活中有睡眠障碍的可能更多的是抑郁症患者。患者可能会抱怨睡眠不足,但临床测试证实睡眠时间是充足的。RLS也可能发生在PD患者中,可能表现为原发性睡眠障碍或在服用左旋多巴后血浆浓度下降时出现。
外在性睡眠障碍的环境因素包括噪音、床伴频繁醒来、夜尿症等,这是正常人群与帕金森病患者失眠的常见原因。而PD患者的胃排空延迟、左旋多巴吸收的潜在蛋白质竞争导致行动能力差,这也会进一步影响睡眠。药物经常在正常人和帕金森病患者睡眠中段起作用,这进一步使帕金森病住院患者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抗帕金森病药物会导致患者血浆浓度下降,从而导致活动或运动障碍。震颤通常被认为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但在第1或第2阶段睡眠时出现的幅度较小,而在唤醒之后及在睡眠阶段的过渡过程中,这些唤醒更有可能延迟睡眠的恢复,使患者在唤醒过程中出现僵硬状态,导致不适和发生延迟睡眠[6]。轻度的帕金森病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但晚期患者在睡眠期间可能会出现阻塞性或中枢性呼吸暂停和动脉氧饱和度减少。除了使用塞来吉林 (deprenyl)之外,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也会有诱发EDS的可能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左旋多巴。在服用左旋多巴30~60 min内,患者会有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从1级睡眠过渡到2级睡眠。尽管PD睡眠异常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睡眠调节系统的昼夜节律异常大多与该疾病有关[7]。药物治疗与PD相关的睡眠障碍不仅有助于促进睡眠并减少睡眠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还将有助于减缓PD的进展,并使PD 患者 REM 睡眠的发作和时间大大降低。而佐匹克隆属于第三代安眠药,在失眠治疗中价值显著。该药物在应用后的5~6 h处于半衰期,不会在患者的机体造成蓄积。佐匹克隆为γ-氨基丁酸 (GABA)受体激动剂,发挥出强抑制效果[8]。该药物可用于缓解失眠,主要表现为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使患者夜间惊醒次数减少,用药后即可迅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和峰值,将药物作用发挥完全,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入眠。且该药物比传统镇静药物效果更好,夜间可完成彻底代谢,患者晨起后状态无明显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ESS评分、PSQI评分、智力损害评分、思维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
综上所述,采用佐匹克隆治疗帕金森病迟发性睡眠障碍,可以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睡眠障碍、精神行为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