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某高校本科实习护生遭受医务场所暴力的调查分析

2021-06-09任晓华王桃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医务躯体独生子女

任晓华,王桃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云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 昆明 650118)

0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医务场所暴力是指医务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或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伤害,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1]。医务场所暴力的具体形式分为语言伤害、身体冲突、威胁和性骚扰。近年来,医务人员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已成为焦点问题,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接触较多,但他们因社会经验不足,无法独立应对医务场所暴力。相关研究发现[2],国内高达66.2%的实习护生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这不仅会影响护生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会对护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便利抽样的形式对云南某高校111名本科实习护生遭受医务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云南某高校111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实习期本科护生;②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学历为专科或本科以上;②在校的本科护生;③不愿意配合填写问卷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两部分:(1)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学历、实习时间、实习医院所在地。(2)医务场所暴力量表:由王培席[3]编制,该量表由目睹和遭受医务场所暴力2个维度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又分为4个等级(0次、1次、2-3次、4次以上)等级越高代表遭受暴力次数越多。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信度0.920,结构效度0.896。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愿匿名填写问卷。调查结束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审核,剔除无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编码,由两人录入数据并反复检查以保证资料准确性。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本科护生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实习学生111例,其中男性17例(15.32 %),女性94例(84.68 %);年龄18-22岁者73例(65.77%),22岁以上38例(34.23%);居住地农村者102例(91.89 %),城镇9例(8.11%);独生子女14例(12.61 %),非独生子女97例(87.39%)。

2.2 遭受过暴力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中遭受暴力者21人(18.92%),遭受最多的情感虐待者52人(46.85%),最少的是躯体的性骚扰4人(3.60%),详见表1。

表1 遭受过暴力情况分析

2.3 工作作期间目睹过暴力现象

调查对象中目睹他人遭受暴力者51人(45.95%),目睹最多的是看到他人遭受过情感虐待62人(55.86%),最少的是看到他人遭受躯体的性骚扰10人(9.01%),详见表2。

表2 工作作期间目睹过暴力现象

2.4 遭受暴力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遭受暴力影响因素,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实习医院所在地、实习时间等对遭受暴力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遭受暴力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1)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遭受医务场所暴力现象普遍,其中主要以情感虐待为主(占46.85%),而躯体攻击和性骚扰较为少见。这与周玉静[4]和王聪[5]等研究结果一直,实习护生经历医务场所暴力主要为心理暴力,而躯体攻击和性骚扰的发生率相对较少[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经历着由学校走进临床的过渡期,此时心情紧张,心理不够成熟,未能掌握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同时护生因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护理操作不熟练,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难以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7],容易产生护患矛盾,面对突发的压力护生应激水平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压力[8]。其次现在的患者维权意识较强,加上新闻媒体对医疗事件的过度报道,容易激化医患矛盾。躯体攻击和性骚扰的发生率最低,因为性骚扰本身发生率就低,加之实习护生年龄较小,对两性话题比较敏感,可能不愿意报告自己遭遇性骚扰的实情。而躯体攻击发生率较低的原因是与国家坚决打击医闹行为有关。因此,医院及科室应该加强实习护生的心理疏导,带教老师要及时和同学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护生加强职业场所暴力防范意识,树立信心[9]。

(2)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实习护生目睹过暴力现象,其中有55.86%的护生目睹他人遭受过情感虐待,27.39%目睹他人遭受过威胁恐吓,11.71%目睹他人遭受过语言性的骚扰,9.01%目睹他人遭受躯体的性骚扰。实习护生所目睹的医务场所暴力形式也是以情感虐待为主,这与陈丽莲关于医务场所暴力现状研究[5]的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医务人员遭受医务场所暴力的形式以情感虐待为主[10],而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与带教老师和医生等医务工作者相处时间比较多,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目睹到带教老师等医务工作者遭受到情感虐待。陈丽莲关于医务场所暴力与专业态度关系的研究[11]结果显示目睹他人遭受医务场所暴力会对护生专业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要完善相关政策,减少医务场所暴力的发生,增强医务人员暴力应对能力,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3)不同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实习医院所在地、实习时间等对遭受暴力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石荣光[12]的研究不一致,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之前有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一项影响因素[13],独生子女发生医务场所暴力的几率大于非独生子女(其原因可能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父母亲人溺爱迁就使其依赖性强、沟通能力和新环境适应能力差而非独生子女相对自理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等原因有关),而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范围局限,样本数量相对较少,调查对象中独生子女较少,是否为独生子女不是医务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性别也是医务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之一[14-15],男性从事护理行业的人比较少,社会接受度不高,与女生相比男生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所以男生更容易发生医务场所暴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医务场所暴力影响因素中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研究中男性只有17名,所占比例太少,对研究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21-23岁之间,年龄差距不大,年龄因素不是影响结果的原因之一。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家庭居住地和实习医院地点对护生医务场所暴力发生率没有影响,这与陈丽莲[6]等学者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调查对象总体数量少及调查对象中来自城镇的样本比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遭受或目睹的医务场所暴力情况较为突出,并且有多种形式的呈现,针对此现象,学校及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讲座、岗前培训等方式来进行集中培训,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加强与学生沟通,帮助护生有效应对医务场所暴力,促使护生尽早掌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技巧,避免暴力的发生或降低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医务躯体独生子女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致逝去的医务者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搬家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医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