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

2021-06-09简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保温

简玲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手段,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改善手术效果,需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麻醉措施,全身麻醉是手术中最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麻醉后,患者完全丧失意识,肌肉呈松弛的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麻醉苏醒期是患者生理、心理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由于手术、麻醉、术后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导致血压、心率异常,对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于预防苏醒期躁动、血压心率异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保温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术中出现低温,使其较为稳定的度过麻醉恢复期;麻醉复苏护理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可缩短苏醒时间,改善苏醒质量[2]。但有关两种干预方式联合应用价值,本文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的80例患者,展开以下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法,在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行全麻的患者中,抽取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观察组(n=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6-80岁,平均(68.00±3.12)岁,病程1-4个月,平均(2.50±0.14)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级22例、II级18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5-80岁,平均(67.50±3.10)岁,病程2-3个月,平均(2.50±0.12)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级23例、II级17例;两组资料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手术相关指征、美国麻醉师(ASA)分级为I~II级者;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对手术具有禁忌症者;对麻醉药物具有过敏史者;具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于患者麻醉苏醒期,对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若出现不良情况,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观察组:常规干预+麻醉复苏护理+综合保温:(1)麻醉复苏护理:①建立小组:由我院2名年龄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护士长,6名成绩优异、表现较好的护理人员,1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及主治医师组成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工作进行安排,组员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合作。②制定预防躁动方案:护士长组织开展讨论会,结合国内外权威文献,临床经验,讨论引起麻醉复苏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并进行评判,给予针对性预防方案,并进行合理分配,小组护理人员按照预防方案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组员进行药物药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培训后,对其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麻醉药物、催醒药物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躁动因素的认知程度,提高辨别药物的能力,从而可正确处置药物,避免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躁动事件的发生。③麻醉复苏护理:麻醉前: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由专业心理医师分析患者心理特征,根据其性格特点、心理特征选择对应的沟通方式,与其进行交流,取得患者信任,拉近护患之间距离,缓解其不良状态,改善焦虑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避免因不良情绪引起应激反应。患者手术后,待其入室,持续观察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严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疼痛症状缓解后给予适宜的镇静剂,用药后,观察患者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对于每位患者,由专职护士进行床旁看护,患者麻醉作用渐消后,以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法,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心理疏导,转移其注意力,改善心理状态。对其肢体进行适宜约束,并装置床挡,将各导管进行适宜固定。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氛围,待符合拔管指征时,及时拔管,避免出现不良刺激。(2)保温干预:手术室保温措施: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术前约1h,对手术台进行加温,术中应用电热毯,时刻监测患者核心体温,若患者体温超过37.5℃,则关闭电热毯。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以熟练的操作技术,按照手术计划进行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液体加温:术中的液体使用加温仪进行加热,温度至38℃左右。加强对患者的保温:对于手术中无需暴露的部位,加强保温工作,可给予患者T形棉被,在患者下肢,绑上血液循环泵加压带、套脚套,以有效起到保温效果,在其肩颈部包裹棉垫。在气管导管上连接湿热交换器,使其呼吸道内保持恒定的温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血气指标。

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判定标准:参照文献[3],以麻醉躁动评分为准,0-3分:0分表示患者于麻醉苏醒期,为安静状态,肢体无异常;1分表示患者吸痰操作时,肢体具有轻微的躁动,进行心理疏导可缓解;2分表示未进行刺激情况,肢体出现躁动;3分表示患者肢体具有强烈的躁动,行为较为挣扎。1、2、3分发生率之和为躁动总发生率。

血压水平测量方法:选择血压检测仪(济南福润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测量并记录。以心电监护仪(生产厂家:深圳市生命发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对患者心率值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1.0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n(%)]表示定性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χ2检验,(±s)表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行组间统计学对比,差异具明显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2.2 对比两组血气指标

干预后,两组之间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行统计学对比,具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血气指标

3 讨论

全身麻醉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全身麻醉苏醒躁动为临床上常见并发症之一,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使其血压有所上升,心率显著增快,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4]。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必要性。邓燕君[5]等学者研究指出,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保温措施,可有效减轻其麻醉恢复期的应激反应,使患者在较为舒适、自然的环境中苏醒,从而有效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进术后的顺利康复。倪荔[6]等人报道显示,对患者进行保温措施,可有效缩短其麻醉恢复的时间,使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所减轻,使患者机体所需温度得到满足,有助于改善机体环境,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使其苏醒期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状态。郗晓琦[7]等人研究发现,在患者麻醉恢复室中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理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从而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焦虑等不良症状。

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将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比较低;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5.00%)与对照组(25.00%)比较低。通过建立麻醉复苏小组,可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科学、有序,根据相关文献、临床经验,制定预防苏醒期躁动发生的针对性方案,可使护理工作更加有目标与针对性;通过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药理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其辨别药物的能力,正确使用相应药物,降低因药物引起患者出现躁动的风险。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可有效了解其术前心理状态,从而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有助于避免患者由于过度的紧张、恐惧心理,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降低麻醉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改善手术预后效果。患者苏醒期间,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对应缓解疼痛的药物,以有效缓解其疼痛,可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患者苏醒后及时采用转移注意力法、心理疏导法,音乐疗法等措施,可有效转移其焦虑、紧张、疼痛等不良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躁动情况。为患者营造温度适宜的手术室环境,可使其感到舒适感,有助于稳定期不良状态;通过对手术台加温、加热输入液体、针对患者不同非术区,给予对应的保温措施,可有效加强保温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体温明显降低、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等不良情况。由此可见,通过一定的保温干预措施,可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基本体温需求,从而有效维持机体相对舒适的手术环境,减轻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手术刺激的抵抗力,降低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改善手术效果与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麻醉复苏护理+综合保温措施,可使其收缩压、收缩压、心率指标保持稳定的状态,降低苏醒期躁动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植物人也能苏醒
能“保温”的雪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保温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