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1-06-09张学光吴嗣杰谢家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泪管上颌鼻腔

张学光,吴嗣杰,谢家伟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顺德龙江医院),广东 佛山 528318)

0 引言

上颌窦良性病变作为临床耳鼻喉科比较常见且多发一种疾病,包含①细菌性炎症、②息肉、③真菌病等类型[1]。目前,临床上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但因该疾病患者上颌窦内腔形态不规则,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无法将患者的上颌窦内腔下壁、底壁充分的暴露出来[2]。所以,无法彻底清除患者的病变组织,导致手术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途径对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将2011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纳入的78例研究者,均为2011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有39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39患者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表1可看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2)均符合上颌窦良性病变相关诊断标准[3];(3)无精神疾病、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4)无凝血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3)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4)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者。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1)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30°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并扩大患者的上颌窦自然口;(2)切口位置选择患者鼻腔外侧壁,从上而下作弧形切口;(3)切开患者鼻腔黏膜直到鼻底为止,然后钝性分离患者鼻腔外侧壁黏膜,使鼻甲骨附着于鼻腔外侧壁的部位充分暴露[5];(4)靠近自然口分离患者鼻甲根部上下的黏膜,一直到患者鼻泪管开口附着部位,找到骨性鼻泪管下段;(5)将患者下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剪断或是内移,并标志好该部分,然后使用电钻、骨凿切割剪除患者的下鼻甲头端骨,直到与患者的上颌窦部达框水平为至;(5)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变范围,充分暴露出上颌窦前、下、外侧顶壁以及泪前隐窝,利于清除病灶;(6)清除病灶之后,冲洗患者的鼻腔,缝合功能组织;(7)进行下鼻道开窗,方便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填塞鼻腔[6]。

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且不扩大患者的颌窦自然开口,其他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①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且经鼻内窥镜显示窦口开放效果较好,窦腔黏膜完好,没有脓性分泌物,视为治愈;②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且经鼻内窥镜显示窦口有水肿与肉芽组织生成,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视为好转;③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无变化或进一步加重,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2结果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2结果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2.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n%])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n%])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病理类型(%)男女上颌骨囊肿 鼻内翻乳头状瘤对照组 39 20(51.28) 19(48.72) 48.71±2.96 3.53±0.18 21(53.85) 18(46.15)观察组 39 22(56.41) 17(43.59) 48.74±2.95 3.49±0.21 23(58.97) 16(41.03)t/χ2 0.530 0.045 0.903 0.535 P 0.467 0.964 0.369 0.464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n=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对照组(n=39)75.36±3.81 93.92±4.64 7.15±1.28观察组(n=39)34.28±2.64 21.54±2.51 4.73±0.97 t 55.346 85.683 9.410 P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上颌窦良性病变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当患者发生疾病后,可能会出现鼻塞、头晕、记忆力下降等各种临床症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往临床上在采用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时,多选用鼻外或是视频下鼻内镜下根治性等手术,但该类型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产生瘢痕与面部肿胀等不良反应,从而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甚至还会再次复发[7]。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内镜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鼻内窥镜手术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首选方式[8];其中,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术,不能够将患者的整个上颌窦腔完全暴露出来,同时还能观察到患者的泪前与齿槽隐窝,尽可能的消除存在的视野死角。此外,应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不会对患者的鼻夹、鼻泪管产生损伤,既能保证患者鼻腔、泪道的生理结构,还能保证患者鼻腔、泪道的生理功能,防止术后损伤的鼻泪管以及破坏患者鼻腔内的正常结构[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后,其各项临床指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原因分析为:(1)该术式能充分暴露出患者的上颌窦内腔,有利于扩大手术操作视野,利于彻底清除残留病症,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2)不会对患者正常的鼻泪管造成损伤,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鼻泪管与鼻腔结构、功能;(3)该术式能够直接到达患者的眶底部,为清除特殊部分的病症,提供了可能性[10]。

综上所述,采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还能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加快康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泪管上颌鼻腔
常规探通术不能疏通的婴幼儿先天鼻泪管阻塞的CT-DCG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胎儿鼻泪管囊肿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腔需要冲洗吗?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清洗鼻腔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