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瑞巴林在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治疗中的观察研究

2021-06-09袁大华王玉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普瑞巴林分值

周 静 袁大华 王玉凯 丁 楠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佛山 528000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主要是指脑卒中发生后在没有精神因素、周围神经受损的情况下瘫痪侧肢体出现间断或持续的疼痛感,并伴有感觉异常的一种病理性神经疼痛[1]。本病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迁延,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使疼痛症状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2]。目前在临床上,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是通过镇静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对症治疗,但其效果并不理想[3]。普瑞巴林是一种病理性神经疼痛治疗药物,其疗效在美国、欧洲已获得肯定,当前在国内主要应用于疼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4],而在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治疗中的相关报道较少。现为进一步明确普瑞巴林在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70例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取住院及门诊病历系统,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为治疗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欧洲神经病学会制定的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相关诊断标准[5];②疼痛DPRS评分[6]≥4分,为中重度疼痛,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③规范服用普瑞巴林的患者;④对本研究内容知情,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脊髓损伤等其他非脑卒中原因导致的中枢疼痛;②糖尿病、带状疱疹等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痛;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有禁忌证;④伴有严重心肺肝肾脏器疾病;⑤使用其他非甾体类止痛药。另选择同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及门诊使用奥卡西平治疗的脑卒中后神经痛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NIHSS评分、疼痛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脑卒中规范化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调脂、降糖、降压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加服普瑞巴林胶囊(批准文号J20100102,辉瑞制药,规格75 mg/粒),口服,起始剂量每次1粒,bid,随后根据患者实际疼痛状况、机体耐受性等增加普瑞巴林的使用剂量,但每次剂量不超过150 mg。对照组加用奥卡西平片(国药准字A20171081,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50 mg/片),口服,起始150 mg/次,bid,在此期间可根据患者疼痛实际需求隔周逐渐加量,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400 mg。两组均用药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8周后每日疼痛评分量表分值(DPRS)[6]变化情况。DPRS评分法采用0分(无痛)到10分(极痛)评估疼痛程度,分值愈高提示疼痛愈剧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其中,焦虑状况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评价,>7分判断为可能有焦虑,且分值越高焦虑程度愈严重;抑郁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8分判断为可能抑郁,分值愈高抑郁程度愈严重。③观察用药8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DP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D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D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DPRS评分比较(x ± s,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x ± s,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HAMA、HAMD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机制探讨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主要是指继发于脑卒中并以持续性、间歇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脑卒中后6个月内,其发生率在脑卒中患者中占1%~8%[9-10]。长期状态的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不仅会逐渐发展成为血管性疾病,还会引发全身性功能障碍、心理疾病等并发症[11]。脑卒中后神经痛的病因较为复杂,普遍认为神经元过度兴奋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且可能是脑卒中导致受损神经通路活性增加,或丘脑-皮层感觉通路抑制受损而引起的[12]。因此,修复受损神经元,降低神经元兴奋性,镇痛处理为脑卒中后中枢疼痛的主要治疗原则。

3.2 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探讨

普瑞巴林为一种新型的神经突触前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阻断剂,其结构和γ氨基丁酸相似,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抑制神经递质传递,进而有助于减轻神经元兴奋性。另外研究报道[13],普瑞巴林与腺苷A2A受体有较高的亲和性,使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进而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发挥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在使用普瑞巴林治疗4、8周后疼痛DPR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唐鹏等[14]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中42例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普瑞巴林治疗2、4周后的疼痛NRS评分较治疗时基线相比明显降低,提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奥卡西平是以往临床常用的病理性神经疼痛治疗药,其在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此药容易出现头晕、皮肤过敏等,特别是有急性及迟发性皮肤过敏,严重时出现剥脱性皮炎,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的潜在用药风险。而普瑞巴林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可协同增强止痛效果,而患者疼痛感的缓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生理痛苦,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此外,现代药理学证实[15],普瑞巴林具有使用剂量低、每日用药次数少、副作用少等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普瑞巴林的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研究,且入组病例相对较少,其远期疗效、疗效与剂量之间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普瑞巴林在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方面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普瑞巴林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感,并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普瑞巴林分值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西藏高原地区半导体激光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 分析 *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巴林连续驱逐美国人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师宗现代医院简介
跳舞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