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2021-06-09张栋韬朱旭强吴力新闫东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发性垂体脑脊液

张栋韬 朱旭强 吴力新 闫东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52

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经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板流入鼻腔或鼻窦,再经前鼻孔或鼻咽部流出,可引起脑膜炎反复发作。根据病因可分为创伤性、自发性和肿瘤性[1]。自发性脑脊液漏较为罕见,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性颞骨、颅底及硬脑膜畸形、缺损有关[2]。空泡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mme,ESS)是指蝶鞍被脑脊液所占据,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缩小、临床出现占位症状,以及内分泌改变的一组症候群。其中非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的,无明显诱因可寻者称为原发性ESS。患者常可伴发头痛、视力障碍、尿崩症、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3]。ESS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多提示有颅底骨质菲薄甚至缺失,有增加其罹患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因伴有ESS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病例较为罕见,较多为个案报道。本研究意在探讨伴有ESS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在诊疗中的经验,以提高对于此类患者的诊疗认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9-01经影像学证实的伴有原发性ESS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共41例,经综合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31例,年龄(42.10±6.52)岁。入院前发生脑脊液鼻漏时间3 d~1 a。12例(29.3%)患有高血压,患病时间1~20 a,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可,余患者无合并症。入院主诉中,有15例(36.6%)首发症状为感冒后突发鼻腔间断流青涕,25例(60.1%)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腔流涕症状,2例(4.9%)患者为打喷嚏后突发。均有改变体位后脑脊液鼻漏加重的表现,其中无明显不适者27例(65.9%),出现单纯性头痛症状者11例(26.8%),头痛伴头晕症状2例(4.9%),单纯性头晕2例(4.9%)。排除有头部手术及外伤史、以及头部放疗史及颅底存在原发及继发性肿瘤性占位病变[4]。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鼻腔分泌物生化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颅底CT薄层扫描及MR重T2仰卧位和俯卧位平扫及MR 3D-CISS序列检查,以明确漏口位置;术前均行全套垂体激素及电解质检查。

1.2手术方法3例(7.3%)行开颅修补术,38例(92.7%)行神经内镜修补术。根据脑脊液流动方向追踪查找漏口,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一般病程较长,漏口周围由于长时间被浸润,明显苍白水肿,甚至有新生肉芽组织,在脑脊液停止渗出的情况下漏口为小息肉状,为辨识漏口提供了帮助[1,5-6]。根据漏口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1)漏口位于单侧筛板者,采用单侧经筛窦入路;若漏口波及双侧筛板或位于中线,选择双侧经筛窦入路。(2)漏口位于蝶骨平台、鞍结节或鞍底者,以经鼻中隔旁经蝶窦入路打开蝶窦,根据需要打开后组筛窦。(3)漏口位于额窦后壁且缺损较大时采用开颅修补术[7-8]。此类患者颅底骨质较为菲薄甚至缺如,在确定漏口时应尽可能探查至缺损的硬膜层,并探查硬膜周围最少2 mm的区域,为修补材料的贴敷及肉芽组织的生成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多层复合重建是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手术重建颅底的基本原则,合理的选用包括鼻甲移植物,大腿肌筋膜、肌肉及脂肪组织在内的修补材料[4,6]。

1.3随访所有患者术后5 d内每天监测尿量变化,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每年行内分泌及电解质检查,术后1周、3个月和每年行MR重T2仰卧位和俯卧位平扫检查。

图1 伴有空泡蝶鞍的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右侧筛窦 图2 漏口位于右侧蝶窦顶壁

2 结果

2.1疗效一次性修补成功37例(90.2%),均为单一漏口。其中,开颅手术3例(100.0%)的漏口位于额窦后壁,神经内镜手术34例(89.5 %)的漏口位于筛板 13例(38.2%)、筛顶 11例(32.5%)。住院时间为8~18 d。

2.2随访情况随访22~112个月。4例(9.8%)患者复发,均为位于筛板的单一漏口,反复发生鼻漏,最多修补次数为4次。发生脑膜炎12例(29.3%),累计发生14次。5例(12.2%)以高热伴昏迷就诊。8例(19.5%)术后出现顽固性低钾血症。3例(7.3%)术后出现尿崩症状。1例(2.4%)出现第一对脑神经损伤。对于伴有颅内感染的患者,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和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均得以控制。

3 讨论

原发性ESS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先天性鞍膈不完整或缺损、鞍区蛛网膜粘连、脑脊液压力长期作用、内分泌因素、垂体病变或鞍内非肿瘤性囊肿等有关[3]。据报道,ESS的发生率为 8%~35.5%,多见于女性,尤以中年以上较胖的经产妇为多。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垂体柄受压导致垂体功能障碍,而产生一系列垂体功能低下的临床症状[9],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症状。而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具体的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性颞骨、颅底及硬脑膜畸形和缺损有关。

对于伴有原发性ESS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在探查时,除颅底骨质缺损处和漏口所在位置并不完全契合,以及漏口周围往往伴有炎性增生组织,给寻找准确的漏口造成一定的阻碍外[7,10],术后还因垂体柄受压的可能,更容易发生因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的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垂体后叶素释放相对不足造成的尿崩症[11]。本研究中,有8例(19.5%)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低钾血症,3例(7.3%)患者术后出现尿崩症状。ColaoA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可发生生长激素缺乏症(GHD(59.57%)、中枢甲状腺功能减退(37.23%)、性腺机能减退(34.04%),以及中枢肾上腺功能减退 (25.53%)。国内有关报道结果显示,术后可出现高泌乳素血症(10%~37.5%)、生长激素缺乏症(30%~60%)、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6% ~11%)、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1%~2%)、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2%)、尿崩症(1% )、全垂体功能减退(1%~2%)。因此,对于伴有ESS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前及术后应该更加密切关注电解质及尿量变化,积极应对电解质代谢紊乱。

猜你喜欢

自发性垂体脑脊液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垂体转移癌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脑子也是水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