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1-06-08张琳孙艺顺
张琳 孙艺顺
〔关键词〕高中;成长型思维;活动设计
【活动背景】
部分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愿意尝试,产生回避或畏难情绪,认为做不出难题是因为笨,是很伤自尊的事;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易产生“我不行”“我好笨”“别人比我聪明”等自我否定的想法;考前焦虑,担忧自己考不好,害怕名次排位倒数;出现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害怕别人会超过自己、比自己厉害;对自我高期待,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更聪明、更有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理想化,或自认为不擅长人际交往而回避。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和自我挫败感。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本节成长型思维课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成长型思维,觉察自我在生活中的思维模式,并练习在学习中使用成长型思维,调整心态,助力高中阶段的成长。
【活动理念】
本活动设计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关于高中生认识自我中提高应对挫折能力方面的内容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自主发展方面的内容,并依托德韦克思维模式理论[1]。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两种思维差异的核心在于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以不断增长的。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天生不变的,只能被证明。他们规避挑战,回避困难,害怕变化与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喜欢待在舒适区,更在意外界的评价。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增长。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拥有更多学习的热情,拥抱变化,主动学习,认为学习是终生的事业。同时,德韦克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即成长型思维可以教育和培养。当个体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能力。成长型思维带来的结果是更高的积极性、更强的成功决心和更高的学业成就[2]。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过程和方法目标:觉察自我思维模式,练习用成长型思维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成长型思维的积极乐观心态。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两种思维的含义,学会使用成长型思维替代固定型思维。
难点:练习使用成长型思维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活动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视频、案例情境九宫格练习单、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
播放电影《哪吒之降世魔童》中哪吒大战陈塘关片段。由哪吒和敖丙的对话引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敖丙:别挣扎了,你生来就是魔丸,这是命中注定。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敖丙:我是妖族,从出生那刻就已经注定了。
哪吒: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觀看视频,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由“命中注定”和“自己说了算”引出主题。
二、展开阶段
介绍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式思维。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天生不变的;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
德韦克指出两种思维模式导致人的行为和态度在挑战、挫折、批评、努力、他人的成功五个领域通常会表现出差别。结合事例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认识并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为活动做准备。
三、工作阶段
(一)我的思维模式[2]
下面列出了一些观点,在你同意的观点后打钩。
(1)有些事情我永远也做不好。
(2)当我犯错误时,我会试着从中学习。
(3)当别人做得比我更好时,我感觉受到了威胁。
(4)我喜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5)当我向别人展现我的聪明或才能时,我很有成就感。
(6)我会因为他人的成功受到启发。
(7)当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出的题目,我感觉很好。
(8)我的才智是有可能改变的。
(9)我不必试图去变聪明——我本就聪明或不聪明。
(10)我喜欢接受不熟悉的新挑战。
在这份评估中,题号1、3、5、7、9是固定型思维,题号2、4、6、8、10为成长型思维。通过评估发现,每个人都是两种思维的混合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情景中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就如哪吒和敖丙在大战中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业中的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研究表明:采用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能乐观地坚持,面对挫折时,具有更强的恢复性。同时,大脑如肌肉一样,是可塑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带来的结果是更高的积极性、更强的成功决心和更高的学业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有固定型思维并不羞耻。同时,认识到成长型思维可塑。
(二)思维训练九宫格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单思维训练九宫格[3]。学习单呈现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典型情境及常见的固定思维类型。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在九宫格的空格中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小组代表分享。
案例情境一:
龙洋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进入高中,他感觉学习有些吃力,尤其是物理。他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经常完不成物理作业,花费很多时间做出来的题目结果还是错的。看到别人做题很快,他会很紧张;看到同学们思维活跃,上课回答问题反应很快,还可以举一反三、反观自身,他觉得自己好弱。他想:我天生就学不好物理,也不如别人反应快;别人都比我聪明,我太弱了。
如果你是龙洋的好友,你会如何帮助他呢?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九宫格的空白格子里,用成长型思维替代他的固定型思维。
案例情境二:
林华华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她在初中学业优秀,是同学心目中的偶像。上了高中以后,基本没人主动找她玩,她对别人聊天的话题也不感兴趣。就算交往也是表面嘻嘻哈哈,没有交心的朋友。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没有人主动过来安慰她,她感到孤独又难过。大家只管自己的学习,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注自己了。她想:看来我天生就不擅长人际交往,别人都不喜欢我。
如果你是林华华的好友,你会如何帮助她呢?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九宫格的空白格子里,用成长型思维替代她的固定型思维。
案例情境三:
袁野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初中时他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五,而中考时他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进入高中后,他一直想翻盘,想通过成绩证明自己。第一次期中考试时,数学有道大题,他怎样也想不出思路。他很紧张,也因此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发挥。他看着排名靠后的成绩,非常失落,感觉已经与自己的美好梦想相隔十万八千里了。他想:我注定就是失败者,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全完了。
如果你是袁野的好友,你会如何帮助他呢?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九宫格的空白格子里,用成长型思维替代他的固定型思维。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情境,聚焦于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九宫格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成长型思维,提升耐挫力,体验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结束阶段
通过练习,学生对成长型思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验。在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这种思维。
1.觉察。当心情不好或者自我否定的时候,觉察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让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先觉察,不着急评价。
2.反思。反思在事件发生以后,自己可能产生了哪些固定型思维。例如做不出数学难题的时候,心情很低落,会认为自己就是不擅长学数学,自己好笨。
3.练习与成长。用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进行对话,不断练习,获得成长。例如,告诉自己,别放弃,再耐心一些;我换一种方法试试,再努力试试看;我现在还不擅长这件事,但我想试一试,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总结: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像哪吒一样,得到过足够的爱、理解与包容,更倾向于成长型思维,而有的同学像敖丙一样,倾向于固定型思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成长型思维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进行训练和成长的。每个人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启动成长型思维,调整心态,勇于挑战,遇见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中的思维训练引向实际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有意识地练习成长型思维。
【活动反思】
本课程设计主题针对高一学生咨询中反映出的学业、人际和生活中的共性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学生参与体验成长型思维训练的前提是理解成长型思维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和影响,教师需要在思维训练前简洁明了地介绍。思维训练九宫格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生成,应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分享。
参考文献
[1]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M].楚祎楠,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安妮·布洛克,希瑟·亨得利.成长型思维训练[M].张婕,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3]劉玄佛.生命挫败[EB/OL].公众号“遇见Olivia”,2018.8.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519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