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T-pro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6-08吴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2期
关键词:心室心肌细胞心衰

吴敏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江苏 宿迁)

0 引言

BNP(脑钠肽)是心衰的生化标志物,是心力衰竭的客观反映,也用于心衰治疗效果的评价[1]。在心脏超负荷、心室张力升高时,BNP分泌量增加,具有排钠、利尿、舒张血管等作用[2]。研究表明BNP这种环链结构以二硫键相连,其稳定性不及NT-proBNP这种直链性结构,因此又更倾向于利用NT-proBNP检测来反应心室功能和诊断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对高血压、AMI、心室功能不足等疾病的诊治、预后评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现就我院收治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诊断指标中NT-proBNP的临床检测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的分析对象,另外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13:17;年龄 50~75岁,平均(59.8±1.7)岁;心肌梗死首次发作,发病24 h内接受诊治,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男女比例1:1;年龄50~75岁,平均(59.1±2.3)岁。胸部X线及心电图正常,心功能正常。两组研究对象都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高脂血症、感染、肿瘤、糖尿病类患者。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进行PCI及双联抗栓、抗凝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对症支持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观察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在3000 r/min下离心5 min收集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查。对照组研究对象在体检当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进行检查。NT-proBNP监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经全自动电发光免疫分析仪及标准试剂盒进行监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性进行。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Killip心功能分级,无心力衰竭为Ⅰ级;中度以下心衰、听诊肺部啰音占据两肺叶1/2以内为Ⅱ级;重度心衰、听诊肺部啰音占两肺叶1/2以上,为Ⅲ级;心源性休克为Ⅳ级。

2 结果

①观察组30例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性。②经过积极治疗后,观察组 NT-proBNP 水 平(1340.2±11.6)pg/mL、cTnI水 平(2.97±0.68)ng/mL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③观察组30例患者12例出现心脏事件,18例未出现心脏事件,其中出现心脏事件患者NT-proBNP水平(2320.2±8.6)pg/mL明显高于未出现心脏事件患者NT-proBNP 水平(1260.2±8.2)pg/ml,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观察组内治疗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组别 时间 NT-proBNP(pg/mL) cTnI(ng/mL)观察组 治疗前 3880.2±121.3● 32.01±1.58●治疗后 1340.2±11.6■● 2.97±0.68■●对照组 92.6±5.2 0.03±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冠心病发展史,在其发病过程中心肌细胞持续性缺血而变性、坏死,且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左室重构[4]。NT-proBNP在心室负荷增加时分泌量增加,加上其生物半衰期长、血浆清除速度慢,所以可以用于反映心肌缺血状态、心功能水平[5-6]。

我国近些年AMI发病率显著升高,起病迅猛、死亡率非常高,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降低致残致死率的关键[7]。传统AMI诊治中依赖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心肌酶谱检测来预测,但也会造成临床误诊漏诊[8]。NT-proBNP是肌钙蛋白之外的心血管生物学指标之一,在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极低。发生AMI后,梗死区缺血损伤后存活的心肌细胞、梗死区与未梗死区交接处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大量分泌NT-proBNP。也有研究证实心肌坏死下刺激NT-proBNP合成分泌,是机体自我保护机制下自我缓解心肌缺血损伤,NT-proBNP水平急剧增加,且其峰值与梗死面积直接相关,NT-proBNP是AMI早期残存心肌强有力的非入侵性预测因子,并可作为AMI预后的预判指标。在发生AMI后要及时治疗、疏通梗死血管、恢复血运系统,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促进心肌重构和心室功能恢复,如此NT-proBNP也会随之下降。目前,实验室所用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都较高。本组的研究数据中也发现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且在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AMI临床诊治中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监测指标,在AMI疾病诊断中重要意义,NT-proBNP水平在积极治疗后显著下降则反映治疗方案有效,否则无效。

猜你喜欢

心室心肌细胞心衰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产生方式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