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8黄爱珍
黄爱珍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2型糖尿病属于终身慢性疾病[1],此疾病发病后,未接受到有效诊治,并发症多,会伤害到患者多个器官和系统,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方式等有密切关系,大部分患者均缺乏自我护理、监测血糖等方面意识和知识,对疾病治疗疗效和康复效果有直接性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现有学者倡导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且已有报告证实此点[2],但此点暂未形成定论。现纳入我院以往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护理方式分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2型糖尿病判定标准;②病程时间≥2个月,且接受正规治疗者;③各患者均签字同意此次护理方式;④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语言表达不清、意识不清者;②妊娠、哺乳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病程时间2.3~45个月,平均(15.6±1.2)个月,年龄 34~68 岁,平均(48.2±1.6)岁,女性16例,男性24例,学历状况:6例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或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研究组:病程时间2.5~46个月,平均(15.8±1.3)个月,年龄34~69岁,平均(48.5±1.5)岁,女性17例,男性23例,学历状况:5例小学及以下,13例初中或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讲解疾病影响因素、发病原因、疾病预后、治疗方式等,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心理、运动、饮食等,出院后,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病情、饮食等。研究组接受参与型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评估患者状况,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积极与其交流,掌握其对疾病需求程度、对疾病了解状况、实际病情、自身学历、性格爱好等,以便实施有针对性、有个性的知识宣教,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力所能及地协助其解决生活困难,以建立健康的护患关系。
(2)建立参与型护理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多种沟通方式与患者和其家属讲解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内容、怎样配合和参与、自我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原则,也可通过专题讲座、实际操作、分组讨论、示范等方式向患者讲解。
(3)技能培训与指导,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①增强患者心理调试能力: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疾病症状改善非常有利,所以,协助并指导患者保持平和稳定、乐观的心态,掌握其实际心理状态,并针对性进行疏导,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②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掌握计算饮食热量的方法,确保其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并强调定量、定时、少食多餐的原则。③技能指导:让患者意识到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指导其自我监测血糖,明确告知其预防糖尿病、疾病并发症、注意事项等;④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改掉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4)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对患者疾病治疗非常重要,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此次疾病治疗中,在生活、精神方面多照顾和关心患者,并与护士共同商讨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达到提升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确保护理效果和治疗疗效。
(5)定期评估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每月随访一次患者,可采取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及时掌握、了解患者病情、自我护理状况等,定期评估其自我护理效果、疾病康复状况等。
1.3 指标判定
护理前、护理完成后用Orem自我护理理论量表判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共4个维度,包含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共43个条目,分值为0~172分,低水平:得分<总分值×33%,中等水平:得分=总分值×(33%~66%),高水平:得分>总分值×66%。
护理前、护理完成后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越良好,包含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Orem自我护理得分
护理前组间Orem自我护理得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Orem自我护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Orem自我护理得分(±s, 分)
表1 比较Orem自我护理得分(±s, 分)
组别 例数护理前护理后自我护理概念 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概念 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研究组 40 20.61±4.21 19.52±1.21 25.65±2.32 30.21±1.35 28.65±2.32 28.21±4.54 43.20±2.32 45.20±1.21对照组 40 20.62±4.23 19.53±1.23 25.66±2.31 30.22±1.36 20.54±2.32 19.25±1.21 28.65±2.32 36.25±2.32 t 0.0105 0.0366 0.0193 0.0330 15.6332 12.0609 28.0472 21.6331 P 0.9916 0.9709 0.9846 0.9738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2 SF-36评分
护理前,组间SF-36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SF-36评分(±s, 分)
表2 比较SF-36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护理前护理后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躯体疼痛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躯体疼痛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 40 45.02±1.3242.02±2.3235.65±1.2439.65±1.2140.22±2.3275.65±1.3579.65±1.6582.65±2.3581.04±2.3280.65±2.36对照组 40 45.05±1.3142.12±2.3035.66±1.2339.67±1.2240.21±2.3165.21±2.3267.51±2.3271.21±1.2472.68±2.3270.65±1.20 t 0.1020 0.1935 0.0362 0.0736 0.0193 24.5989 26.9636 27.2302 16.1151 23.8881 P 0.9190 0.8470 0.9712 0.9415 0.9846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近年慢性内分泌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水平的变化,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到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现WHO组织把糖尿病分1型和2型,后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一旦发病,若不接受及时诊治干预,病情会诱发多种并发症,损害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直接威胁到生命。所以,确保治疗效果非常必要,而此过程中,护理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方式,仅重视怎样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忽略了患者自身需求和护理的连续性等方面[4],而患者因缺乏糖尿病疾病知识等原因,治疗依从性等受到影响,直接干扰的治疗疗效。为改善此点,近年有学者报告称,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非常有利。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Orem自我护理得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证实了参与型护理模式的优势,且研究结果与以往报告结果相符[5]。笔者分析原因为:糖尿病疾病病程时间长,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均对疾病病情和并发症发生有影响。研究中在进行护理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掌握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入院后,实施健康教育,改变了以往采用的“灌输式模式”,重视人的社会性,护士充当临床协调者、倡导者、教育者的角色,调动家属、患者、医护三者的配合作用,并让其家属监督、参与,提升三者间的信任度,进而增强患者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并发症,达到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