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6-08刘丽霞李博李金龙李计东王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2期
关键词:重建术肌腱关节镜

刘丽霞,李博,李金龙,李计东,王金

(河北石家庄井陉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临床中收治的PCL主要为维持自身膝关节至后稳定性核心结构,具体作用是对胫骨后移加以限制,同时对膝关节外翻或者是外旋进行抑制[1-2]。倘若PCL受损,那么自身的膝关节稳定性将会严重受损,症状较为严重者将接受手术重建[3]。导致患者出现PCL受损相关因素包括交通撞伤和高空坠落,促使自身半月板侧副韧带与外侧复合体受损,形成肢体创伤[4]。现今,临床针对PCL损伤在Ⅲ度以上的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PCL重建术治疗,该手术不仅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5]。因此,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需实施20例PCI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重建术疗效,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需实施20例PCI损伤患者予以研究,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8~45岁,平均(27.92±6.86)岁。致伤因素:1例高处摔伤、6例运动伤和13例车祸伤。20例患者均属于单侧交叉韧带损伤,其中4例伴有半月板损伤,16例单纯交叉韧带损伤,全部实施关节镜重建术治疗。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实验室以及体检等,随后判定患者PCL受损程度,针对急性者实施消肿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活血化瘀功效,同时术前对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消毒铺巾,选择同侧股薄肌肌腱与半肌腱采用不可吸收缝线缝合两端并留牵引线。于胫骨结节后侧位置逐层切开皮肤、股薄肌以及半腱肌,将胫骨侧止点切断后利用取腱器保留全部长度。插入交叉韧带定位器,在PCL止点其后缘处1.5 cm位置行隧道内口,隧道外口选择胫骨结节内侧1 cm左右位置,胫骨隧道挑选和移植肌腱一致直径空心。通过患者膝前外侧入路,在患者股骨内侧髁外侧壁上利用髁间窝时针把导针定位,同时将股骨端定位器置入PCL上止点中心处,钻建25 mm左右的股骨隧道。将牵引线以及肌腱小心送至膝关节中,同时把牵引线引出股骨内髁。肌腱进入隧道25 mm深度时,将置入物以及股骨端采用吸收界面螺钉进行固定,把残余韧带切除并关闭术口。术后1 d指导患者锻炼股四头肌以及屈伸活动,术后1周禁止负重运动,术后28 d可在正常范围活动,术后42 d可负重运动,术后3个月可游泳慢跑,术后6个月参与正常体育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术前后抽屉试验结果、Lachman、Tegner和Lysholm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手术前后Tegner和Lysholm评分

表1所示,治疗后患者Tegner和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分析患者手术前后 Tegner和Lysholm评分(±s, 分)

表1 分析患者手术前后 Tegner和Lysholm评分(±s, 分)

时间 例数 Tegner评分 Lysholm评分术前 20 3.48±1.77 35.76±5.27术后 20 6.89±2.15 82.38±4.70 t 5.476 29.526 P 0.000 0.000

2.2 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抽屉试验结果与Lachman结果

表2所示,治疗后患者抽屉试验和LachmanⅠ度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抽屉试验结果与Lachman结果(n)

3 讨论

PCL作用为和ACL(前交叉韧带)一同维持患者膝关节的正常范围旋转活动以及屈伸,而主要作用机制为了预防胫骨后移,同时对外旋、内外翻限制,确保患者自身股骨髁可在膝关节行伸屈状态时保持位置不变[6]。一旦患者膝关节屈膝位遭受胫骨前方的瞬间暴力或者是持续过伸暴力作用的时候,则会促使PCL受损。若未能给予患者早期有效的手术治疗,将会引发关节内结构受损,例如半月板和继发关节软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8]。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关节镜下重建术治疗PCL受损患者,重建术采用移植物包括异体移植物与自体移植物,自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其稳定性更高,可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压力。本研究指出,治疗后患者Tegner和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Ⅰ度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可见,股薄肌肌腱与半腱肌重建PCL,针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更为显著,并且术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近期预后效果良好。

总而言之,实施关节镜重建术治疗后患者Tegner活动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升,针对膝关节稳定性维持作用显著,手术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重建术肌腱关节镜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双后入路结合前方入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