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06-07程勇袁清茹
程勇 袁清茹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省郑州市 453000
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目前尚无统一或准确的定义,临床上一般是指由于情绪激动、运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甲亢等原因导致的无瓣膜性病变的心房颤动。《2019 AHA/ACC/HRS指南:房颤患者的管理(更新版)》指出,对男性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2分、女性评分≥3分的NVAF患者进行药物抗凝治疗十分重要[1]。达比加群酯的药代动力学较为特殊,个体间差异较小,受食物等影响因素小,无需反复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与华法林相比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能有效预防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2]。然而,无论是口服华法林还是达比加群酯治疗,在规律抗凝后仍有约8.2%的房颤患者可检测到左房血栓(LAT)[3]。复方丹参滴丸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心绞痛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为探讨达比加群酯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NVAF患者中的抗凝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77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NVAF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单药组患者(35例)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42例)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单药组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60~86岁,平均(73.53±8.36)岁;NVAF病程1~10年,平均(5.91±2.15)年;CHA2DS2-VASc[4]评分2~7分,平均(4.43±1.14)分;抗凝出血风险(HAS-BLED)[5]评分1~5分,平均(3.24±1.15)分。联合组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61~85岁,平均(74.90±8.09)岁;NVAF病程1~12年,平均(5.86±2.09)年;CHA2DS2-VASc评分2~7分,平均(4.29±1.55)分; HAS-BLED评分1~6分,平均(3.60±1.19)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NVAF的相关诊断标准[6];(2)年龄>18岁;(3)CHA2DS2-VASc评分,男性≥2分、女性≥3分;(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订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2个月有外伤及手术史;(2)近3个月有颅内出血史;(3)近半年内有消化道出血史;(4)存在难以纠正的肝肾功能异常;(5)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6)认知障碍、精神障碍;(7)预计生存时间≤12个月;(8)对达比加群酯胶囊、复方丹参滴丸过敏或不耐受。
1.3 方法 单药组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勃林格殷格翰国际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35),110 mg/次,2次/d。联合组:在单药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162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凝血指标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4.2 出血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发生情况。
1.4.3 特殊事件 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心肌梗死等特殊事件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TT、PT、TT及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PTT、PT、TT及INR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APTT、PT、TT及INR水平均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比较 (n,x±s)
续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的出血总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单药组患者(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n(%)]
2.3 两组患者的特殊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心肌梗死等特殊事件发生。
3 讨 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而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约80%的房颤为非瓣膜性房颤(NVAF)[7]。NVAF可见于正常人,可在人体情绪激动、运动时发生;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等患者。NVAF可导致患者心房无序颤动、心房血流动力学紊乱,进一步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是卒中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见诱因,非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比无房颤者高5~7倍[8]。
《2019 AHA/ACC/HRS指南:房颤患者的管理(更新版)》[1]指出,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NVAF患者发生脑卒中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维生素K拮抗剂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血剂(NOACs),被称为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是一种口服的非肽类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小、固定剂量治疗无需反复测量INR,被广泛应用于NVAF患者的治疗,其预防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均不逊于华法林,而且应用更加方便;75岁以上NVAF老年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可获得比华法林更好的临床结局,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9]。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等多个指南均建议,NVAF患者宜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10-13]。
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和冰片,具有降血脂、降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心绞痛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14-15]。李宇明等[16]报道,NVAF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抗凝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抗凝治疗安全性更高。
在本研究中,单药组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PTT、PT、TT及INR水平均显著升高;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的出血总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单药组患者(25.71%);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心肌梗死等特殊事件。结果提示,达比加群酯胶囊单药治疗、达比加群酯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可有效改善NVAF患者的凝血状况;达比加群酯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还可有效降低NVAF患者的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