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NSS评分的分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6-07郑玲邢永生郝宗娇
郑玲 邢永生 郝宗娇
新乡市中心医院CCU,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安全及康复至关重要。分层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和危急程度实施科学护理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有些文献报道,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病情康复[1-2]。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是一种效度、信度均较高的评估工具,利用其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合理分配、调度、利用医疗资源[3-4]。为探讨基于ICNSS评分的分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66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5];进行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入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意识清醒,无视听障碍;有1名长期照护人员。排除合并精神病或恶性肿瘤患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女18例、男15例;年龄51~76岁,平均(64.42±5.65)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3.58±1.16)kg/m2;Killip分级Ⅱ级22例、Ⅲ级1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11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5例;其中溶栓治疗患者12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女17例、男16例;年龄50~77岁,平均(63.97±6.26)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3.64±1.09)kg/m2;Killip分级Ⅱ级24例、Ⅲ级9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4例;其中溶栓治疗患者1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由护士长根据患者、在班护士数量,按照CCU相关规定分配护士,每名护士负责护理2~3例患者,遵医嘱给药,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患者生活护理,预防压疮、坠床的发生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CNSS评分[6]的分层护理。(1)护士分层。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办法》,结合本院护理人员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职称,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分为N1、N2、N3级,分级越高,护士专业技能素养越高)。(2)ICNSS评分。采用ICNS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总分16~64分,16~22分患者给予1级护理,23~32分患者给予2级护理,>32分患者给予3级护理,依次由N1、N2、N3级护士进行护理。(3)护理干预。1级护理目标主要是维持患者机体重要功能,预防潜在健康问题,主要为病情持续监护、床位和住院环境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以及输液泵、微量泵的管理护理等。2级护理患者病情相对较轻,通过护理干预以支持其机体重要功能,改善其因疾病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2级护理要求护士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患者的监护工作,如监护仪的维护、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的监护和护理、呼吸机的应用与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等。3级护理患者病情严重,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病情及疾病引发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可独立监护患者,同时能配合抢救患者,达护师水平;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临时起搏器植入的护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除颤仪设备维护等。(4)护理干预调整。患者在CCU住院期间若病情发生较大变化,则再次对其进行ICNSS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方案进行分层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 患者转出CCU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通过询问患者、查询工作考核表等,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量表包括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心理护理、专业护理、护理态度、急救护理,每项0~1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3.2 患者住CCU治疗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住CCU治疗的时间。
1.3.3 SDS、SAS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转出CCU时)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SAS)[7],SDS、SAS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抑郁、焦虑病情越轻。
1.3.4 并发症 比较两组患者住CCU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1.3.5 护理满意度 患者转出CCU时,采用我院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心理护理、专业护理、护理态度、急救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n,x±s)
2.2 两组患者住CCU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CCU治疗时间平均为(4.98±1.25)d,对照组患者住CCU治疗时间平均为(6.13±1.08)d。观察组患者住CCU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9,P=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比较 (n,x±s)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住CCU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1%)显著低于对照组(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5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目前我国重症监护室大多采用传统的分级护理模式对危重病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包括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但不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基于ICNSS评分的分层护理,是指在护理前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客观评估患者病情及患者个性化需求,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层分级护理,能有效增加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使患者产生濒死感,患者易产生恐惧、担忧、焦虑等情绪,入住CCU治疗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剧[8-10]。为探讨基于ICNSS评分分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66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C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CNSS评分的分层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心理护理、专业护理、护理态度、急救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CCU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将基于ICNSS评分的分层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CCU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邓紫霞等[11-12]报道的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