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2021-06-06董瑞
董瑞
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现代教育目标,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笔者在本文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组合作的意义
小组合作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等将学生分组,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便于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做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另外,小组合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衡量标准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衡量标准为小组的进步情况,过去个体之间的竞争弱化为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对抗,以小组的共同进步作为衡量标准。
二、全面了解,分组合作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够切实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全班同学的地理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按照优、中、差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之间的综合学习情况起点相似,真正让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除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以免学习小组内部由于性格不合而影响学习。
三、深入小组内部,科学指导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師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班级内的合作学习小组刚成立的时候,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习小组的氛围和节奏,真正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介绍地形结构对天气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深入学习小组内部,引领小组同学针对一些地形结构相同的城市进行天气情况的查询和整理。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切实的监督和引导,真正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四、适合能力水平,注重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的任务。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任务本身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匹配。另外,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关注学习小组在遇到问题时的讨论,让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例如,在介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特征时,可以利用不同地区的植物图片激发小组内同学进行讨论,根据图片归纳总结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特征,比如,热带植物为了能够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其叶子面积偏大,而寒带植物的叶子则更细。
五、及时评价,激励合作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个小组内部进行观察,对于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及时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提升学习效率。
六、强化合作意识,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推进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从过去单独学习的模式转变为合作学习的模式,这需要成员拥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和看法,尊重别人分析问题的角度。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是为了沟通想法和意见,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讨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成员思维方式进行碰撞的过程,不同想法交流的过程。因此,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避免出现自我意识过强甚至在讨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总而言之,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大方向,促进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正常进行。
以初中地理课程为切入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教师要注意采取合理的分组方式,深入小组内部进行指导,通过合适的学习任务来促进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小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