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06李世文
李世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课本知识的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重任。这样,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需求。据此,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为切入点,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一、导学案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并且担负着完善学生政治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但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无法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育人目的。在新课程标准下,可充分借助导学案这一新型的课堂教学载体,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鉴于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政治学习中,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全面提升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精心设计高中政治导学案。
在高中政治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加强导学案的精心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了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下,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还指出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向。具体来说,在精心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遵循三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这是设计和编制导学案的主要原则之一。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使得教学科学化、实际化。(2)启发性原则。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目的。据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3)灵活性原则。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灵活教学,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教师还要预留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
2.借助导学案明确教学重难点。
鉴于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可充分借助导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明确教学重难点,并促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深入了解政治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填充,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市場配置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导学案教学模式,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一节内容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引导学生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刻认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3.借助导学案建构知识体系。
知识导学是导学案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借助导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体验政治学习的乐趣。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注重政治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导学案为中心,将知识分类,并根据其内涵进行排列,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将教学内容空格化、序号化,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学内容,并将重点知识和关键词填写在导学案上。
综上所述,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著提升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