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消酊治疗非感染性皮肤瘙痒的实验和效果观察
2021-06-06张强罗星
文/张强,罗星
皮肤瘙痒症状在临床中将较为常见,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性较大,主要以阵发性为特征,在夜间尤为严重,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皮肤瘙痒主要包括两种:为感染性皮肤瘙痒和非感染性皮肤瘙痒,感染性皮肤瘙痒包括皮肤破损感染等,而非感染性皮肤瘙痒则包括蚊虫叮咬、湿疹和荨麻疹等[1]。从临床发展现状来看,临床在对非感染性皮肤瘙痒患者展开治疗工作时,主要是将抗组胺类药物进行应用,但是此药物在抗瘙痒方面作用单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抗药性,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从中医学角度出发,认为皮肤瘙痒属于“风瘙痒”的范畴。痒消酊是一种中草药酊剂,具有消炎,止痒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安顺市中医院患者为例,将痒消酊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
1 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安顺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非感染性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选取为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的为87岁,最小的为22岁,平均年龄(42.34±5.04)岁。其中,为蚊虫叮咬瘙痒的有23例,因荨麻疹瘙痒的有37例,因湿疹的瘙痒的有35人,糖尿病引发瘙痒的有5例。本研究以对照形式开展,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皮肤瘙痒症状;患者对本研究工作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安顺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为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女性;为过敏体质;患者资料不全;存在意识障碍;存在精神病史;依从性较差,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药,主要将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进行应用,采用口服方式,每次服用剂量为8.8g,每天服用1次,同时配合酮替芬片,每次服用剂量为1mg,每天服用2次。
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则为痒消酊,此药物采用外涂方式,将药物涂抹在患处,每天干预2~3次,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药物的使用次数进行加减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皮肤瘙痒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主要包括三项指标,分别为显著、有效和无效,其中显著主要是指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瘙痒症状得以消失,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好,患者无复发。有效则表示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得以改善,白天,夜间存在轻微的皮肤瘙痒。无效则表示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无显著变化,存在严重的皮肤瘙痒症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排除无效率为本研究的总有效率。
皮肤瘙痒评分,主要包括4项指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瘙痒情况。其中瘙痒严重程度评分主要包括1~5分,发作频率为1-3分,分布范围则为1~3分,睡眠干扰程度为2~14分,评分高则表示患者的病情严重。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心悸、头晕和皮肤泛红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瘙痒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瘙痒分布评分,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瘙痒发作频率评分和夜间睡眠干扰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发生变化,相比之下,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更低,并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瘙痒评分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瘙痒评分情况比较( ±s)
瘙痒分布 瘙痒严重程度 瘙痒发作频率 夜间睡眠干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2.31±0.56 1.44±0.43 3.52±1.21 1.76±0.83 3.54±1.22 1.76±0.77 6.54±2.31 3.10±1.23对照组(n=50) 2.34±0.54 1.93±0.62 3.45±1.10 2.35±1.02 3.87±1.24 2.98±1.12 6.33±2.59 4.56±1.32 t值 0.294 4.284 0.224 3.204 0.114 3.224 0.114 4.72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n(%)]
3 结论
皮肤瘙痒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以阵发性为特征,在夜间尤为严重,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相对较多,包括蚊虫叮咬、皮肤病等,此疾病并不会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但是患者瘙痒难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和血压波动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3]。此外,包括糖尿病等基础病所引发的瘙痒问题也较为常见,导致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需要临床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从临床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外用乳膏、抗组胺药物和紫外线光疗等[4]。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非感染性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时,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抗组胺类药物在抗瘙痒方面作用单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抗药性,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还需要临床加强疾病研究。近些年中医学理论逐渐发展,并在临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皮肤瘙痒具有显著效果[5]。
中医学认为皮肤瘙痒多是在外感热毒风邪或是血虚生风的情况下导致的,在对患者展开治疗时,多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养阴和疏风止痒的药物[6]。痒消酊是一种纯中药酊剂,具有消炎、止痒、抗菌的作用,主要被应用在蚊虫叮咬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和湿疹治疗中。药物主要成分包括菟丝子、大黄和姜黄等,此药物均具有清热除湿的功效,可祛风止痒,同时实现杀菌效果。此外,药方中的姜黄具有清热泻火、拔毒消炎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表面皮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在此药方共同作用时,可祛风胜湿、清热解毒、生肌止痒,而且可通过药物的涂抹,通过皮肤渗透到内里,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使其药物集中作用在患处,促进局部药物浓度的增加,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意义显著。本研究在将此药物应用在非感染性皮肤瘙痒患者中后,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的各项皮肤瘙痒评分更低,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其形成显著差异,以P<0.05为准,表明痒消酊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结果与他人研究成果理论相一致。此外,本研究在将糖尿病所引发的皮肤瘙痒患者纳入标准后,对患者采用痒消酊治疗,其结果同样显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将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痒消酊应用在非感染性皮肤瘙痒患者中,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临床对此药物的重视程度,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