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2021-06-06陈赞
文/陈赞
肠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疾病类型,多在腹部手术后1~2周发生,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炎症以及手术创伤引起肠壁水肿,因动力性、机械性因素影响导致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形成,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积极为患者开展有效治疗十分必要[1]。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疾病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入院前在短期内多次反复手术,导致消化液丢失较多,需要积极接受有效的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电解质与大量液体的补充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综合疗效,配合生长抑素治疗能够对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减轻肠管扩张情况。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2]。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的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旨在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实施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调研中68例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选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34例纳入参比组,另34例纳入分析组。参比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32~58周岁,平均(46.75±1.24)周岁。分析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31~57周岁,平均(46.36±1.08)周岁。入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经统计学检验,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将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作为参比组患者治疗措施:将0.1-0.25g/kg氮量、0.6-1.5g/kg氨基酸、1-1.5g/kg脂肪、2-4g/kg葡萄糖以84-105kJ/kg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积极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改善不良营养状态,为患者补充微量元素,必要时为患者提供126-146kJ/kg维持患者基本营养需求,持续治疗7d。
分析组在参比组基础上实施糖皮质激素与生长抑素治疗:将6mg生长抑素(生产厂商:瑞士雪兰诺有限公司;药品批文:注册证号X19990113)与50ml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通过微量泵为患者持续静脉泵入24h,2ml/h,同时为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生产厂商: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药品批文:国药准字H41020035)10mg,1次/d,持续用药7d[3]。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恶心消失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为患者经过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经X线检查提示肠管内部积液、积气明显消失;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经X线检查结果反馈肠梗阻情况明显缓解;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成,主要临床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淤胆、可疑静脉导管感染、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淤胆+可疑静脉导管感染+肺动脉栓塞)/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检验
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3.0对比检验本次调研内相关价值调查数据,以(±s)表示术后观察指标,使用t检验数据,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行x2检验,以[n(%)]表示,分析处理后结果呈现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形成。
2 结果
2.1 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参比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分析组,两组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临床应用效果对比[n(%)]
2.2 术后观察指标分析
分析组肛门排气时间、恶心消失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均低于参比组,两组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术后观察指标分析( ±s)
表2 术后观察指标分析( ±s)
胃肠减压引流量(ml/d)分析组(n=34)4.35±2.132.07±0.693.21±1.485.04±2.17325.92±31.48参比组(n=34)7.68±2.424.68±1.216.42±2.659.71±2.26857.14±30.18 t 6.0229 10.9259 6.1666 8.6912 71.027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肛门排气时间(d)恶心消失时间(d)腹痛腹胀消失时间(d)住院时间(d)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参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析组,两组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属临床腹部手术后的常见病、多发病,高发于术后1~2周,多为腹腔粘连或炎症性病变导致,而广泛肠管粘连分离、手术操作、肠管长期暴露等均会损伤肠管,引发腹腔积液、积血等无菌性炎症改变,在炎性肠梗阻早期发病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5]。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特点表现为:近期接受腹部手术且进食后出现肠梗阻症状;肠鸣音消失或者明显减弱,伴随病情改善有所缓解;腹胀程度大于腹痛程度,且呈对称性腹胀表现;腹部触诊有柔韧感,基本无明显肠襻或者包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正确选择治疗措施往往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6]。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非手术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营养支持治疗、激素类药物治疗等。其中肠外营养支持能够快速、及时地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效促进胆囊收缩,刺激患者肠管蠕动,改善血流循环状态。营养支持能够有效起到肠内积液与肠内积气减压的效果,及时大量地补充电解质与液体,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但单一治疗疗效往往不甚理想。
生长抑素是常见的肽类激素,于机体垂体后叶、胰腺细胞、胃肠道等部位广泛存在,还存在于肠肌神经丛以及中间神经元中,能够有效调节胃肠运动,抑制胰腺分泌多肽胃肠液。生长抑素能够抑制胃酸、生长激素以及胰岛素等的分泌,阻止胃蛋白酶、胃泌素在机体中大量释放,对消化液的吸收发挥抑制作用,有效降低肠内分泌,促进肠壁血液循环,改善肠管缺血性改变以及肠管扩张情况,促进肠黏膜通透性的降低,有效缓解细菌易位以及毒素吸收,避免消化液聚集所引发的缺血性病变与肠管扩张,与此同时,生长抑素能够为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提供保障,有效阻挡病毒与病菌的入侵,促进炎症消退,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此外,生长抑素还能够减少患者机体内脏血流,降低侧支循环以及门静脉压力,有效降低肝脏血流量,增强机体营养功能。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分析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观察指标均好于参比组,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少。表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实施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肠梗阻尽快解除,有效恢复患者肠功能,提升整体疗效和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恶心、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降低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