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过剩也是营养不良

2021-06-05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奶类瘦肉膳食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边 波

传统印象中面黄肌瘦、体虚无力是营养不良,而反之的营养好就是白白胖胖,面色红润。延伸到生活中,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是希望孩子营养好,补一补。什么食物营养好,不外乎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蛋、奶、甲鱼、鸽子等,更包括那些贵一点的补品。结果胖孩子越来越多。

探望病人的亲朋好友总是拎着营养品,说是病人都住院了身体不好心力衰竭了要补补。病人为什么患高血压、冠心病?多是因为营养过剩造成,因为肥胖而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才导致冠心病。关于这些病人,医生给的医嘱是什么?低盐低脂饮食!连油盐都让少吃,更别提大鱼大肉和营养品了。所以您的病人朋友需要的不是营养品,不需要补一补,更需要您给带一些西红柿黄瓜来。

营养过剩时过多的能量不能被身体消耗,而在体内以脂肪形式贮存下来,这就导致了肥胖。而肥胖是一众代谢性疾病的源头,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不好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脑梗塞等,严重危害健康。

个体如何判断是否营养过剩或者更直接说是否肥胖?两个简单的指标:一是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BMI超过24就是过重,超过28就是肥胖;二是腰围,理想状态男性要求小于90厘米,女性要求小于85厘米。

维持一个合理的体重范围,一是合理饮食,二是要增加有氧运动。简化来说“管住嘴迈开腿”。

什么是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的整体原则是要保持总热量合适(轻体力活动成人30千卡/千克),结构搭配合理。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每天摄入量相当于大豆25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

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应选择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推荐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

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目前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水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足量饮水。建议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大家一定要记住除了结构合理外,总热量控制和体重目标控制也很重要。

猜你喜欢

奶类瘦肉膳食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终生不断奶持久促健康
老年人不同生命阶段奶类摄入状况与成功老龄化关系研究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跟踪导练(三)
要肥肉还是瘦肉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第一章吃的基础课⑧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