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关键在于增强办学内生动力

2021-06-04李红恩

中国德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学校文化激励机制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是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关键在于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学校要重视制度建设,增强学校治理结构规范性;要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引领性;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 办学活力;治理结构;学校文化;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 李红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是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关键在于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

一、重视制度建设,增强学校治理结构

规范性

中小学内部治理的完善,对于推进中小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小学的办学活力。调研发现,当前部分中小学在内部治理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实施不规范等问题。虽然“中小学章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些地方已率先实现‘一校一章程”[1],但是在依章办学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学校章程不完善,缺乏监管,有章难依、有章不依,严重影响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强中小学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同时还是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师生行为、推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

(一)严格落实依章程治校

章程文本作为学校章程建设的基本载体,既反映学校在办学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逻辑思路、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也是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实际成效的现实展望。[2]学校章程可以说是学校运行的根本法,学校要形成科学制定章程、严格执行章程的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会制度、家委会制度等,不断完善中小学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最大范围内和最大限度上营造民主的氛围,激发和释放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活力。

(二)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学校管理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纷繁复杂,只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才能让学校管理有条不紊,取得实效。因此,要理清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运行高效、执行到位的管理机制,营造团结合作、和谐友善的管理氛围,确保学校管理到位、运行顺畅,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优化学校法治服务体系

广大中小学要积极推行教育法律顾问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司法部门联手推进校园法务室建设,可以由学校主要领导和所在街道司法所人员兼任主要负责人,为师生提供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多渠道丰富校园法治文化,积极推动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入脑入心,切实为学校依法办学提供法治保障。

二、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引领性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和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3]学校无文化,则办学无活力。学校文化彰显的是学校的精神气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学校,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文化又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关键。

(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中小学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注重创建学校党建工作品牌,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征集提炼、培育弘扬活动,创作设计富有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歌、校徽、校旗,以科学正确的办学理念,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通过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学校办学理念提炼和深化,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通过文化的内隐纽带,联系起学校中的每一位个体,以此激活学校的发展动力。

(二)增强学校文化自信

学校文化应该是开放性的,要追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合作与竞争的共存。学校文化建设,既要与时代发展紧密呼应,又要坚持传承与发展;既要有集中的决策机制,又要有民主的参与氛围;既要有统一的愿景,又要有个人的追求。学校要尽可能搭建各种平台,创设各种情境,把握各种机会,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体都能得到发展,各司其位,各得其所,各美其美,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真正让学校成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场域。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广大中小学要积极利用各种载体(节日、校庆等)、通过各种方式(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征文等),陶冶师生情操。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为广大师生创造舒适的环境。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

积极性

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广大中小学办学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中,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教师激励往往会出现“无激励,无动力;有激励,难保持”的“怪圈”。因此,要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就要系统思考和整体建构学校的激励机制,精准识别教师的实际需求,科学建构教师激励体系。

(一)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机制

学校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确保各项惠师政策落地见效。同时,不断完善教师工资激励机制,持续优化绩效考核评价方式,绩效工资分配要注重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向一线教师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让绩效工资真正发挥出正向激励作用。

(二)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通道

学校要构建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的共生关系,把教师职业成长与学校发展放在同一发展框架下,同时整合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共同致力于学校整体性发展目标[4]。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在教研、培训等方面尽可能兼顾每一位教师,不断拓宽教师的成长空间,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内容,增加培训机会,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引领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获得专业成长幸福感。

(三)优化教师职称评聘和荣誉激励制度

学校要在教师的职称评聘中积极发挥作用,开展教师职称分级竞聘改革,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大力推动落实“一校一方案”,精准施策,加强聘后管理,并依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际业绩,推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激活教师教学活力。另外,学校要不断完善校内荣誉激励,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党员等先进典型人物的选树活动,增强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四)在减轻教师负担方面充当挡箭牌

当前,教师承担了许多与教育教学事情无关的事务,这严重干扰了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学校要尽可能简化对教师的督导、检查、考核,尽可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报表工作,不随意让教师参与和教育教学无关的网络投票、征文、演出、演讲、比赛以及填报各类信息数据等活动,为教师静心、精心教书育人创造良好条件。

四、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主动性

学生活力的释放,既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活力的释放,离不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也离不开因材施教的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既强调人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的发展,同时又关注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的发展,对于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全面培养体系

广大中小学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丰富中小学课程

学校应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开发适应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学校应开发实施特色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吸引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地方艺人等定期走进校园,丰富课程资源。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革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学校还要切实加强作业管理,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指导,积极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形成学段衔接、一体化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通过系统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凸显学生学习发展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5-10-13(12).

[2]彭宇文.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建设实践考察—基于章程文本视角的实證分析[J].教育研究,2016(9):67-72.

[3]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 2012(1):4-8.

[4]周兆海,邬志辉.教师激励的理念转向与策略优化[J].教育科学,2019(1):63-67.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学校文化激励机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