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现状与慢性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2021-06-04林冰王天宝姜静孙进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阳虚血瘀慢性病

林冰,王天宝, 姜静, 孙进波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肿瘤医院 中医科,四川 成都 600041 )

中医体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nstitution,TCM Constitution)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所形成的身心素质,表现为不同人体生理状态对外界刺激反应和适应性差异[1]。体质强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盛衰则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人的体质可以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除了平和质为正常的生理体质外,其他的八种均为病理体质。而不同病理体质的差异性可以导致个体对某些疾病因素有着易感性[2]。慢性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随病程迁延,对人体危害逐渐增大[3]。慢性病治疗往往涉及到长期用药,考虑到药物长期服用对人体的损伤,老年人更倾向于采用健康方式调养身体[4]。有研究[5]发现,中医体质类型对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重大影响。随着老年人体内脏腑功能减弱,气血由盛变衰,其中医体质也常发生相应变化[5],为探究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病发病关系及寻找慢性病中医干预措施,本次研究对成都地区社区医院体检的4 374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中医体质和慢性病发病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到2019年4月在成都地区社区医院体检的4 374例老年居民。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是以在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重复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的血压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目前我国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统一的标准,即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并初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确定,再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分为1、2、3级[7]。

目前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是WHO(1999)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的2 h血浆葡萄糖值可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8]。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包括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确诊依据,病因、内镜所见和黏膜病理变化有助于非萎缩性胃炎的诊断[9]。

慢性颈/腰椎疾病是指颈/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10]。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采用的是2012版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问诊,并经肝脏影像学确诊[11]。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及美国心脏学会与欧洲心脏病学会相关指南,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影像学依据[12]。

1.2.2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

参照王琦教授关于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采用标准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13]。

1.2.3 纳入标准

(1)年龄大于65岁;(2)本地常住居民;(3)在本地居家养老;(4)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1)患者无法沟通或无法理解问卷内容等;(2)患者不同意参与此次调查;(3)危重症患者。

1.3 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量表》[6]对老年人体质进行辨识,同时由医护人员现场采用问卷方式对老年人基本资料和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肪肝、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颈/腰椎疾病等,并由主任医师进行审核,慢性病患病情况需要符合相关诊断标准[7-14],并有三级以上医院明确诊断及查阅相关病历记录予以确认。

1.4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资料

本次共调查社区老年居民4 374人,其中男性2 274人,女性2 100人,平均年龄(65.72±4.86)岁,其中学历初中及以下973人(22.25%),中专及高中2 239人(51.19%),大专及以上1 162人(26.57%)。

2.2 老年人体质现状及慢性病统计

4 374人中平和质847人(19.36%),气虚质744人(17.12%),阳虚质501人(11.45%),血瘀质408人(9.33%),痰湿质449人(10.27%),阴虚质442人(10.11%),湿热质407人(9.30%),气郁质278人(6.36%),特禀质298人(6.81%)。其中有1 623人(37.11%)患有单一慢性疾病,1 623人中偏颇体质检出率90.14%(1463/1623),与无慢性病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偏颇体质在有单一慢性病组的检出率和无慢性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3 老年慢性病人群的中医类型分布

1 623例患单一慢性病的老年人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877人(54.04%),2型糖尿病116人(7.1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76人(10.8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37人(8.44%),脂肪肝204人(12.57%),慢性颈/腰椎疾病113人(6.96%)。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最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25.20%)、湿热质(15.28%),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痰湿质(14.66%)、阴虚质(12.93%),脂肪肝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湿热质(15.20%),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16.79%),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血瘀质(27.27%)、阳虚质(15.34%),慢性颈/腰椎疾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血瘀质(17.70%),见表2。

表1 中医体质与患慢性病患病率 例(%)

表2 不同体质老年人患单一慢性病情况

3 讨论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随着体内代谢减退和多种生理功能退化,对慢性疾病呈现易感性而成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多项研究发现,体质类型会影响慢性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探究体质类型与慢性病的关系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15-16]。本次调查显示,成都地区社区的4 374例老年居民中,老年人偏颇体质比例为80.64%,低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17],可能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并未在社区医院体检有关。有37.11%患有单一病种的慢性疾病,而患单一病种的慢性病的老人中,偏颇体质占比90.14%,呈现以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为主,可能与老年人气血相对不足,脏腑运化能力减退有关,而偏颇体质对老年人慢性病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18]。

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所表现的脏腑气血津液状态、阴阳及偏颇的归类[11]。本次研究中发现,不同体质类型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不同,其中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血瘀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与其他研究结果都不尽相同[19-20],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区患者生活方式、年龄、疾病种类都不同。4 374例老年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脂肪肝症、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都较高,而慢性疾病致病因素往往较为复杂[21]。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老年患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痰湿质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体质之一,可能与患者老年脏腑功能减退,脾脏运化不力引发湿邪蕴滞而生痰有关。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饮多排,体内精津液等水分不足,故表现为阴虚质也偏多[22]。脂肪肝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湿热质和痰湿质,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脂肪肝多为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脏运化不良,肝失疏泄,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而发病,老年脏腑功能减退者多发此病[23],此外,多食继发肥胖,营养滞留体内也会聚湿生痰,表现为痰湿质偏多。高龄、病程长都会对患者体质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原发性高血压者主要的体质类型痰湿质、湿热质,与老年患者肾虚体弱、脏腑运化不力同样密切相关[24]。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病位在心,心主血,功能依赖于心阳,老年人体质虚弱,心阳心气亏虚,血液运行阻滞则致气虚血瘀,心脏阴阳气血失调是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故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和气虚质,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略有不同[25-26]。慢性颈/腰椎疾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血瘀质和阳虚质,史琳等人[27]认为,慢性颈/腰椎疾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和阴虚质。老年人正处于气血由盛转衰的生理阶段,脾胃运化不力,极易造成各种多瘀、多虚体质,而上述体质类型与未患病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慢性疾病种类具有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老年人脏腑功能不全、气血运化不力、精津液均减少,形成了特有的生理特点,也从而成为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28]。因此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因结合其中医体质情况进行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晚年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阳虚血瘀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