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

2021-06-03李照鑫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小学语文

李照鑫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课改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运用合作学习。文章简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義及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效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22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而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虽然合作学习的优势很多,但是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等都不相同,非常容易出现争吵、不愿意合作的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对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合作学习。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合作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意义重大。个体的能力永远没有团队的能力大,也就是说合作产生的效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遇到的困难问题也能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能力,从而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样教师的时间不但能够节省下来,还能够利用节省的时间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碰到学生不会的问题加以指导再将问题延伸询问学生。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重点能够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所理解。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目前,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样容易使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合作学习能够使其融入团队当中,使其懂得合作的乐趣所在,从而成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合作兴趣

孔子曾所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在合作中,这句话同样适用。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将小组或者全班同学作为团队。教师应根据所讲的内容巧妙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将学生分成组,每个组的学生不宜过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新知识并能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合作技能

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阶段就是在小学。学生拥有了合作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罗马的哲学家塞内加曾说过:“当你教别人的时候,相当于你又学了一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获得学习经验。要想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需要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作教学。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不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和约束能力不够,再加上天性好玩,理解能力也较为不足,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法专注的讨论问题,部分学生会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部分教师在将任务分配给各小组之后,并不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和管理,这样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而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很难掌握,不会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成了表面形式,没有起到任何学习的作用,如果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管理,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没有多少了解。

2.学生不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有喜欢学习的同学,也有天性爱玩的同学,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所有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分配小组,不能只将成绩好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当中,这样不仅没有把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可能会导致因为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其变得对学习没有了任何兴趣。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小组之后,应下讲台走动观察每个学生,重点观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当中,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1.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不是每节课堂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合作学习,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点等有针对性、选择性的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是学生个人经过思考之后就能完成的不能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会使合作学习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2.营造适合的合作氛围

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其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努力,环境因素也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上课情绪,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平易近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时,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也不能批评学生,可以让学生讲解一下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答案,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并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教师提出问题“海鸥在和老人离别的时候,想要表达什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完成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提问,教师还可以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及想法。

3.为学生建立合作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未发育成熟,认知能力较差,语文学科作为学生认知的引领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生慢慢向合作学习方式靠近,从而慢慢地转变学生的观念,现在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没有较多的玩耍伙伴,最多的娱乐方式便是手机、电脑等,和周围的同龄人缺乏交流。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合作观念,从而能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4.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但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爱玩,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应制定出符合当下学生年龄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不会讨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及效果,并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讨论时将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分工,挑选出组长、副组长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职责,组长和副组长应把握整个小组的氛围,让氛围一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中,讨论完成后组长带领全组成员进行总结,最后向教师进行汇报。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同时还带有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将合作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所有学生能够收获知识,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参考文献:

[1] 鄢春燕《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2018年第11期。

[2] 石立梅《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中华少年》2019年第2期。

[3] 王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第30期。

[4] 王娟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