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协同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

2021-06-02邹健敏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肥胖型体脂率列汀

文/邹健敏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典型疾病特征是血糖持续升高,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目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稳定血糖平稳,预防并发症[1]。肥胖人群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比较高,因为人体过于肥胖容易出现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同时体内的糖分含量比较高,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人体对糖分的代谢利用率降低,血液中糖分增加,进而发病[2]。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会有明显的口干、口渴、多尿症状,部分患者可伴随皮肤瘙痒等,需要及时治疗,反之则会加速病情进展,容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肾脏损伤、眼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降糖效果好,但是单纯用药对于患者体重控制和血糖平稳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服用可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减少单种药物使用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获得更加理想的降糖效果,可与西格列汀联合使用,进行协同治疗,效果确切[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跨度28-72岁,平均(46.56±5.18)岁,病程1-6年,平均(4.05±0.36)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跨度28-71岁,平均(46.37±5.03)岁,病程1-6年,平均(4.10±0.34)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1)经血糖检测、抽血化验和症状观察确诊为2型糖尿病;(2)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参加并自愿接受相关药物治疗;(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治疗药物过敏;(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疾病;(4)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单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生产厂家: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289;药品规格:0.5g×30片/瓶),用法用量:初始剂量采用每天一次每次0.5g,在晚饭时随餐同服。后续用药剂量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尿糖/血糖检查结果决定,连续用药30d。

1.2.2 观察组

本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磷酸西格列汀片(生产厂家:Merck Sharp & Dohme Ltd;国药准字:J20140095;药品规格:100mg/7s),用法用量:每天1次,每次100mg,连续用药30d。同时减少盐酸双胍缓释片单日用药剂量,初始剂量依然采用0.5g/d,后续剂量同对照组比较减半。

1.3 观察指标

比较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数据处理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数据比较差异进行评价,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如表1。

表1 用药不良反应情况[n(%)]

2.2 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

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如表2。

表2 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s)(n=40)

表2 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s)(n=40)

注: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时间 组别 体质量指数(kg/㎡) 腰围(cm) 体脂率(%)护理前观察组 25.17±1.14 92.08±2.03 28.64±1.48对照组 25.28±1.04 92.96±2.01 28.32±1.51 t 1.358 1.352 1.263 P 0.419 0.426 0.512护理后观察组 21.16±0.87* 80.11±1.02* 23.22±0.62*对照组 23.28±0.62* 86.36±1.32* 25.21±0.68*t 4.002 5.156 3.820 P 0.033 0.030 0.041

2.3 血糖指标

血糖指标,如表3。

表3 血糖指标(±s)(n=40)

表3 血糖指标(±s)(n=40)

注: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时间 组别 餐前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护理前观察组 9.27±1.24 14.08±1.25 8.24±0.58对照组 9.38±1.09 14.98±1.21 8.30±0.51 t 1.268 1.522 1.094 P 0.412 0.396 0.318护理后观察组 6.06±0.57* 10.11±0.32* 5.62±0.22*对照组 7.21±0.62* 12.41±0.43* 7.01±0.28*t 2.892 3.266 4.315 P 0.048 0.037 0.03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且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目前临床上没有可以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案,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减少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6]。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利用率下降,需及时治疗[7]。临床上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经常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其作用机制是可提高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同时可以对肝糖原异生作用进行抑制,使得肝糖输出降低,并抑制了人体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8]。临床用药实例中表明,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降糖效果,但是长期用药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患者出现一些胃肠道不良反应,例如恶心、腹泻等[9]。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用药后人体肠促胰岛激素水平增加,该激素参与葡萄糖内环境稳态生理学调控,在血糖升高的时候,可以通过葡萄糖依赖方式使得胰岛素释放增加,降低胰高糖素水平,对血糖控制起到关键作用[10]。该药物对人体胃肠道刺激小,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将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在获得相同降糖效果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二甲双胍用量,从而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方案中减少二甲双胍用量可提高用药安全性。观察组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以及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于用药前均有改善,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治疗均有作用,相比之下联合用药综合疗效更好。

综上所述,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协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和体脂率也明显下降,同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和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肥胖型体脂率列汀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特征和肝脂肪变程度比较*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DPP-4抑制剂通过Nrf2/HO-1/P21信号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胖不胖?体脂说了算
不胖不瘦,需要运动锻炼吗?
体脂率下降5%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肾络安方治疗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我渴望一个健康标准身材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