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效果

2021-06-02庞慧钏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阵发性器质性房颤

文/庞慧钏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包括房颤,发病后,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患者增加年龄,发生房颤概率也会明显增加,这一疾病包括持续性以及阵发性两种类型,若情况严重,可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房颤。临床容易发现持续性房颤,可及时有效治疗,但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早期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在发现后,已经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心电图检查房颤,利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率不高[1],尤其是阵发性房颤,因此临床提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本组实验选择4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以及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但阵发性房颤患者,探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数据

于我院2020年1月~12月选4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是观察组研究对象,男女分别是30例、10例,年龄分布是33岁至77岁,平均54.5±1.2岁,对照组是同期选择的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但阵发性房颤患者,男女分别是31例、9例,年龄分布是32岁至78岁,平均54.0±1.8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使用24h动态心电记录仪,利用酒精擦拭患者电极片接触部位,将电极固定,避免脱落情况发生,佩戴24h,在此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与电子产品接触,患者应注意自己症状改变,与临床医师及时沟通,为患者对应处理,取下动态心电记录仪后,向计算机导入信息,医师应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将报告最终给出。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行x2检验、t检验,表示形式是计数资料(%)、计量资料(±s),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次数明显更多,对比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各项心电图检测指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次数、各项心电图检测指标对比、

3 讨论

器质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各种后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患者存在这一类疾病,可将各种心律失常问题引发,对患者正常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房颤全称是心房颤动,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是不规律、快速为主的非窦性心律,由于患者失去心房正常收缩功能,会导致不能正常运输血液[2],将栓子形成,在房颤发作时,患者存在快速不规则心律,导致患者发生其他器官栓塞,包括肺栓塞、脑栓塞等,患者容易残疾以及死亡。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其中包括阵发性房颤,对于手术后、运动后以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来说,或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时,均容易发生阵发性房颤,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临床分析阵发性房颤,不属于致命因素,但是随着患者增长年龄,会逐渐增加发作次数,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猝死。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阵发性房颤这一情况不一直存在,不容易被发现,发现时,已经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慢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发生原因复杂,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出现残疾以及死亡[3],因此对房颤发生病因进行研究,对发生规律特征进行了解,有利于预防疾病以及治疗疾病,可将相关依据提供。对房颤发生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罹患器质性心脏病存在极大关联,发生器质性心脏病,可将房颤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房颤发生机制进行临床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遇到两个以上快速冲动发放的局灶性组织,肺静脉内存在多数局灶,尤其是左右上肺静脉,为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患者因为房性早搏将房颤诱发,因此在治疗这一疾病患者过程中,有效因素是消除高危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疾病原因与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存在关联,间期短,容易出现房颤[4],为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可对患者房性早搏来源进行初步诊断,利用导管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消除房性早搏,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因此,在阵发性房颤患者诊断过程中,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可对患者高危房性早搏进行有效判断。

相关性文献报道,不管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不存在[5],均可能导致阵发性房颤发生,属于慢性房颤的一种,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加快心率,为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不能对患者心率进行持续性监测,检出率低,在诊断过程中,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可对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不足之处有效弥补,将检出率明显提高,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阵发性房颤进行临床分析,原因多数是因为房性早搏,对于这一疾病患者来说,PI会显著延长,联律间期会显著缩短。

目前临床常见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房性早搏导致的房颤情况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其他心律失常问题,然后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由于疾病突然发生,患者存在呼吸不畅、胸痛、心悸等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病情差异以及患者房颤持续时间[6],应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在诊断患者病情过程中,若仅仅依靠心电图,并不能良好确诊,利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监测患者,有效发现患者存在阵发性房颤。综合得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利用有效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尽早确诊以及尽早治疗,对患者正常窦性心律进行有效恢复,将患者危险程度明显减少,若患者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情况,应注意患者病情改变,为患者提供动态心电图检查,帮助患者获得早期诊断结果,可将患者危险发生概率明显下降,通过对症治疗,可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临床总结可以发现,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短暂[7],若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查,不容易将持续时间较短的心房颤动记录,若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记录24h,可对阵发性房颤进行有效研究,属于常用无创技术。几种电生理机制共同作用,可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相关研究提出,自主神经张力改变可以导致房颤发生,其中迷走神经介导的阵发房颤发生原因是心房肌不应期缩短以及大折返环形成,对于交感神经介导的阵发房颤来说[8],增高心房肌兴奋性是发生原因,与小折返环形成以及触发活动也存在关联,两者可将心房激活,起到协同作用,促进房颤发生,利用Holter对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可对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阵次进行有效监测,对患者房颤发生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发作期间,存在明显昼夜节律,发作高峰时段是半夜,夜晚11点是发作低谷,对整个过程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其呈现为U型曲样性改变,一般而言,早上容易发生房颤,然后是夜晚,相对而言,白天发作阵次较低,有昼夜节律特点。对于长期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来说,在服药期间有血压波动,7点之后,由于降压药物覆盖相对较弱,会增加患者心房压力,容易发生房颤,临床需要对其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

临床实践证实,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取得理想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对于明确房性早搏发生原因来说,可为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可对阵发性房颤进行准确判断。临床主要利用心电图检查阵发性房颤患者病情,但是不一定能及时捕捉患者异常心律信号,利用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监测患者心律。目前临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过程中,需要将异常心律转变为正常窦性心律,对患者正常心脏功能进行有效恢复,通过为患者实施早期确诊以及对症干预,可将患者寿命延长。

此次实验:观察组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次数明显更多。

综合以上,动态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显著,患者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次数明显更多,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阵发性器质性房颤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肺癌症状早知道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