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研学旅行教学设计
2021-06-01郑巽陈婷婷李苑霖
郑巽 陈婷婷 李苑霖
摘要:本文以研学旅行课程为视角,阐述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流程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范式,并探讨教学传播从“一对多”的线性模型向“多对多”的混沌模型、作业评价从教师评价向学生互评转变的情况。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PBL;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9-0058-03
研学旅行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旅游,它有着明显的开放式教学特征,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建构典型的研学旅行教学设计范式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旅行中实践“浸入式”的任务驱动,搭建“已知—新知”的链接,实现思维与存在的有机统一,并由此破解轻“研学”、重“旅行”的课程瓶颈。
● 概念的提出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混合式学习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2.研学旅行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要求,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工作任务。
●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初中学生对网络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基础,具备应用“互联网+”工具开展学习的前提,并且他们已初步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知识,能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对研学旅行中的未知知识进行初步探究。另外,研学旅行中的学生为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学生与学生之间比较熟悉,能较好地开展小组学习。
1.教学环境与教学策略
(1)教学的网络环境
“云班课”平台具有移动终端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也可通过计算机直接访问网站。教师可以通过APP中的“资源”功能上传内容,通过“小组方案”功能设置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作业/小组任务”功能设置作业内容,通过“答疑/讨论”功能开设教师答疑空间;学生可以通过“云班课”APP实现移动学习,获取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参与学习讨论,完成研学任务,开展作业互评。
(2)教学的线下环境
研学旅行强调在“旅行”中开展“研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小组的讨论等方式,通过旅行中和旅行结束后的系列分享活动,完成研学旅行的知识建构和技能训练。
(3)教学策略
PBL由美国医学界教授Barrows等人提出的,他们将PBL定义为: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PBL教学模式包含以下五个关键要素: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学生学习小组、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精神。[2]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应用PBL作为学习策略的主要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解答问题”为任务,帮助学生实践“在游中研、在研中学”。
2.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研学旅行中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范式,由“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构成,线上行为包括微信报名、线上讨论、平台设置、线上阅读、作业提交、作业互评、云存储等过程,线下行为包括教室会议、实地考察、小组会议等过程。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贯穿整个研学旅行的前置活动、研学实践、总结分享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研学旅行的实施
①前置活动。
研学旅行出发前,教师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发布《活动手册》,其中包括活动目的、时间、地点、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教师着重向学生介绍使用“云班课”APP的方法和学习任务概况;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研学前的培训,对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小组分工和合作学习。
②研学实践。
在研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学习主导”地位得到十分清晰的体现。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小程序识别、网络检索等途径开展问题探究,并将通过小组会议确认的答案在APP上提交;教师通过APP及时了解学生的答案情况,把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问题或优秀的作业通过APP中的“答疑/讨论”功能进行解答和展示,同时也可以回应学生提出的疑问。各小组完成答案提交后,教师开放学生互评,所有学生均可看到匿名显示的其他小组的答案,并可以按评价要求给该答案评分。
③总结分享。
研学旅行的小组分享分为两个阶段,即旅行途中的小结分享和旅行结束后的汇报分享。小结分享为各小组在研学问题任务中挑選若干选题,与同学分享该小组开展探究的过程、方法和结论;汇报分享是各小组在小结分享的基础上,对所选问题进行精细分析,找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新选定一个总结性题目进行探究,形成小组报告。小结分享一般安排在假期研学旅行中,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开展;汇报分享一般留出几周的时间开展分析和准备,安排在开学后进行。
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各学科指导教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对其不足进行及时纠正,对其优点进行及时肯定,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对探究的问题答案进行修正和完善。教师还可以通过优秀小组的评选,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开展学习。
● 总结与讨论
1.教学内容传播模型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或研学旅行课堂设计中,教师与学生的内容传播过程往往以“一对多”或“多对一”的线性模型为主,师生交互欠充分,可能造成部分学生未关注到教师的传播行为,教师也难以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运用混合式学习理念开展研学旅行教学设计,通过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实现了知识共生和知识共享,在应用平台上所有学生都能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了解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不受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上传学习成果,在平台上共同生产可供阅读的知识流,完成探究结论的知识共享,实现了教学传播“多对多”的混沌模型,提高了教学传播的效率,提升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
2.任务评价模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任务的评价通常由教师来完成,而技术的融入让学生互评的实现过程更为便捷,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作业互评,可以实名互评,也可以“双盲互评”(作业作者匿名,评价人前台匿名),这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探究结论的关注度,间接地督促学生更精细地探讨、更完善地组织答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3.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让教学流程更顺畅、教学的有效性更充分,但技术赋能仅为教学活动起支持作用,教学设计的内核仍然是教学内容。教师对研学内容的筛选、设定和任务创设直接关系到研学目标的成达,教师制订的研学教学目标应促进学生“已知—新知”链接的搭建和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师需在了解学生“已知”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将学生进行整合分类,分批次或分组开展研学旅行教学活动,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总之,把“互联网+”教学工具应用于研学旅行的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新范式,是对学生的整体认知和知识建构的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但本范式也有一些不足:①学生对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依赖程度过高,“百度一下”成为学生的普遍做法,而基于现有线索的讨论、推演等过程常被学生忽视;②网络讨论平台功能(如微信群、QQ群、“云班课”APP的“答疑/讨論”)的广泛应用,让线下面对面的讨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大为压缩。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适当平衡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的应用量,让教学设计更趋流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04):21-31.
[2]张屹,陈珍,白清玉,等.基于移动终端的PBL教学对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小学科学课程“地球的运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7):79-87.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教材体系构建与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基于PBL模式的中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9-Y-b03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