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驱动模式的“五步”课堂教学法研究
——以海—气相互作用为教学案例
2021-05-31山东林伟伟
山东 林伟伟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课程的设计者、问题的提出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驱动模式要基于学生的必备知识,凸显关键能力,注重基础性、新颖性、创新性、应用性,深化核心价值观,落实地理学科的一核四层四翼。本文以海—气相互作用为例进行解读说明。
一、基于问题驱动的五步课堂教学法实施策略
1.实施环节图
下图为五步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问题驱动链条图。
2.实施策略
【环节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研究价值,特别是问题链应当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提出,既可以导入课程,又能够引领教学全过程,能够提出问题的素材最好是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地理现象或地理原理在生活的应用,也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彰显立德树人。
【环节2—解决问题】和【环节3—成果展示】
解决问题和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先自主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后完成问题,并积极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针对疑问进行课堂提问,展示的小组进行现场解答,进而实现学生与学生间的思维对话与思维碰撞。教师在学生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表扬和矫正,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环节4—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需要教师提前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度思维上加强思维宽度的训练。思维拓展的问题要基于章节重难点知识、重要的地理原理、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等,广泛联系学生的必备知识,深度挖掘具有创新性、应用性、新颖性的地理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思考。本环节是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五步课堂教学法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
【环节5—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环节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仅要总结,更要进行反思研究。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形成规律性强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对比研究和类比分析。学生不仅要理解相关地理内容的共同点,更要理解相关地理内容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差异性形成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
【问题驱动链条】
问题驱动链条是课堂行进的发动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推动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可采用的驱动方法有:对比研究、类比分析、极限思维、数形结合、函数思维、作图模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的驱动链条是对比研究和作图模式。
二、教学案例——以海—气相互作用为例
1.提出问题
【问题1】比较研究画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的运动状况。
【问题2】比较研究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自然地理要素影响的差异,完成表格。
比较研究项目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赤道逆流太平洋水温大洋东岸大洋西岸沃克环流降水变化大洋东岸大洋西岸
2.解决问题和成果展示
比较研究项目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减弱增强赤道逆流增强减弱太平洋水温大洋东岸升高降低大洋西岸降低升高沃克环流减弱增强降水变化大洋东岸增多减少大洋西岸减少增多
3.思维拓展
本节课的思维拓展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模式,以对比研究为驱动链条进行。
【思维拓展1】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渔场
秘鲁渔场是秘鲁太平洋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海水做离岸运动,底层海水上泛补充,饵料丰富,形成渔场。除此之外,在中低纬度大洋西侧都可能形成此类渔场。但索马里渔场却在大陆东侧,与秘鲁渔场类似但也存在差异性。
【问题3】根据已有知识,对比研究索马里渔场和秘鲁渔场的差异,完成表格内容。
地区渔场的成因对比研究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的成因是秘鲁太平洋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海水做离岸运动,底层海水上泛补充,饵料丰富,形成渔场索马里渔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做离岸运动,底层海水上泛补充,饵料丰富,形成渔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做向岸运动,上升补偿流减弱,渔业资源减少成因相同,但时间不同,秘鲁渔场是全年,而索马里渔场具有季节性
【思维拓展2】海—气相互作用对南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
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低,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等,而南北两极受到大洋环流的影响有差异,因此出现气温差异。所以说不同的大洋环流在海洋热量传输中的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问题4】结合海洋热量支出—收入图(图1)和洋流运动模式图(图2),对比研究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对南北极地区大气温度的影响,完成表格内容。
图1
图2
半球中低纬度与中高纬度的热量传输对南北极气温影响北半球通过大洋环流将中低纬度的暖海水带到北极地区,使北极附近海域温度升高海面辐射和蒸发潜热使北极气温获得来自中低纬度海区的热量南半球40°S环球行西风漂流,阻断了中低纬度的热量与南极地区的热量输送,使南极附近的温度比北极地区低中低纬海洋热量对南极大气增温影响较少
【思维拓展3】基于蒸发潜热的对比思维拓展
【问题5】下两幅图均为一天中沙漠和绿洲温度示意图,读图,完成对比研究的表格内容。
图3
图4
图像白天绿洲和沙漠温度成因夜晚绿洲和沙漠温度成因图3白天,沙漠温度较高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沙漠升温快于绿洲夜晚,沙漠温度低于绿洲热力性质差异,夜晚沙漠降温快于绿洲图4白天,沙漠温度较高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沙漠升温快于绿洲夜晚,沙漠温度高于绿洲蒸发潜热。夏季的夜晚,温度较高,绿洲水分继续吸收热量蒸发,使绿洲地面降温
4.总结反思
对比研究在高中地理的应用,大多采用改变宏观条件的方式进行,改变的条件往往具有逆向思维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由结论推成因和过程、由一般到特殊、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形式设置对比研究的内容。
以问题驱动为核心,以对比研究为驱动链条,设置对比研究内容,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设计案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设计案例
【问题6】基于海—气相互作用的对比思维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