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背景下校企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路径
2021-05-30夏丽丽
【摘 要】本文基于对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分析,针对高职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物流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扩充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加强智慧物流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校企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智慧物流 校企融合 物流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3-0042-03
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物流行业的升级和转型,高职院校亟须深入调研、分析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并基于岗位能力分析,通过校企融合共同修订、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共建课程资源与实训实践基地,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校企融合培养物流人才,以期为高职院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
(一)物流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物流行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以京东、顺丰、菜鸟等为代表的众多物流企业都在运用智慧物流技术提升企业的智慧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积极探索并践行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物流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也转变了人才需求的方向,大部分基础性、重复性的操作岗位被自动化、智能化机器或者新的业务模式所取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转向既懂基本业务操作又熟悉智能设备的使用、运营与维护,能够运用智慧物流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分析以及优化决策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改进企业的作业过程并为企业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二)国家发展规划对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2010年至2019年,国家出台多项文件和指导意见,将智慧物流的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性发展规划中,先后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并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国家各层面都非常重视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智慧物流的发展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加强校企合作、多学科合作,同时鼓励各类型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高职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无法满足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需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根据文献研究以及对合作企业的调研可知,在智慧物流背景下,随着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我国的物流基础性岗位将向技术型岗位转型,既掌握基础性岗位操作业务又熟悉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较为稀缺。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基于物流基础性岗位对人才培养进行设计,缺少对智慧物流发展中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类别和结构的设置等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不能适应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二)课程建设方面
智慧物流的发展推动了现有岗位的升级以及新岗位的产生,传统的简单重复繁重的基础性岗位将被淘汰。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物流行业和企业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致使课程体系中缺少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物流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等智慧物流方面内容,课程资源建设也较为落后,教学方式、评价考核以及教材建设等无法满足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需求,智慧物流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落地实施。
(三)物流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实训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中关键的环节,能够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明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实训室建设比较滞后,普遍缺少基于顶层设计的能够打通整个供应链环节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至于无法满足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需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智慧物流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缺少物流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普遍缺少系统规划以及稳定的校外培训基地,专业教师缺少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或者交流的机会,种种原因导致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满足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需要,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三、校企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路径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修訂人才培养目标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与浙江顺丰快递公司、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柳州诚运物流有限公司、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广西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安吉联合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杭州赢动电商学院、中铁快运柳州分公司等多家企业构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针对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选择智慧物流代表企业以及在物流行业从业的毕业生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获取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要求,形成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研报告;同时与物流行业的企业领导、专家举行研讨,充分研究、分析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下物流企业岗位设置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而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物流专业的办学特色以及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要求修订、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后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2.修订专业培养方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主要集中于柳州工业物流中仓储配送领域的用人需求,就业面窄且由于生产物流的特殊性以及地域工资待遇较低等原因人员流失率较大,专业培养服务于物流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2016年开始,学校开始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分析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下各个物流细分子行业发展的情况与趋势,拓展校企合作企业,重新审视并修订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重构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向本土工业物流行业设立“仓储配送”方向,面向电商与快递行业设立“电商与快递”方向,面向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设立“货运代理”方向。重构专业方向后,学生实习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留在校企合作单位并得到发展的学生逐年增加,学校进一步发挥了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3.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深入分析智慧物流发展下各个企业岗位工作的变化以及新岗位的岗位能力,依据物流企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岗位工作范围、岗位工作难易程度等标准划分岗位能力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能力设置对应的课程,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将智慧物流技术的认知、操作、应用等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教学中。改革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智慧物流相应的知识模块和实训项目,二是依据行业发展和合作企业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智慧物流课程。
(二)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和合作的物流企业共同构建课程改革方案,共同研究课程建设的路径,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的工作场景、新的理念等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为企业提供契合度更高的物流毕业生,同时更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提升校企融合度。结合智慧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分析,抽取物流企业相关岗位、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将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与培养落实到课程的改革与资源建设中,以“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共建课程资源并开展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重构课程目标、形成课程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开发实训项目和新形态实训教材、构建信息化资源库、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等。目前,校企合作共建完成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两门课程的活页式教材建设以及基于职教云平台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在教材与资源库中融入物流行业发展中最新的科技、工艺、方法,同时体现“1+X”证书内容持续更新的特点。此外,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还将陆续推进与智慧物流关联性较强的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设施设备、智慧物流等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围绕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的实训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实训指导书编写。
(三)加强智慧物流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保税区仓储综合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报关报检实训室,结合实践教学、社会培训、“1+X”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科研項目等方面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于2019年研究并形成了以“智慧智能、虚实结合、设备先进、实训工种齐全、职业环境真实、特色突出”为理念的智慧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依据建设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对“保税区仓储综合实训室”的改造,增加了AGV小车、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拣选设备等,同时开设了大数据分析仓储管理、智能拣选、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操作等实训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结合专业培养方向,正在推进快递分拣系统、快递VR仿真系统、快递点部操作、电商物流操作、供应链设计模块等智慧物流项目实训室的建设。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探索,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先后与广西区内的柳州诚运物流有限公司、中铁快运柳州分公司等多家物流企业以及区外的顺丰(东莞、浙江)、传化公路港、杭州赢动电商学院等企业和机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些企业和机构均能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能提供仓储、运输、货代、配送、客服、营销等相关实习岗位,配备专门的企业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同时这些企业和机构在运作过程中也大量运用了智慧物流技术,进一步满足了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采用工学交替模式,一方面在日常专业课程的相关实训项目中,组织学生到合作的柳州本地物流企业现场,认知并熟悉企业中智慧物流技术的运用以及设备的操作方法,弥补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整周实训的形式,立足本土快递企业和仓配企业,结合企业“6.18”需求,开设两周实训,让学生能够认知并掌握快递现场的业务操作以及用到的新设备、新技术。第三学年,通过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等主干课,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的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协同育人合作。
(四)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激励方案,对教师的挂职锻炼、继续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除校内的老带新、继续教育培训等提升师资水平的方式外,还与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共建师资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教师挂职
基于学校关于专业教师挂职规定的要求,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同时对挂职审批、挂职考核等都有严格的规定。针对教师因日常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等而导致的无法利用工作时间挂职锻炼的问题,学校基于校企合作协议,一方面轮派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跟踪指导学生实习,其间让企业针对专业教师挂职中的实践能力需求为教师安排相应的岗位,先由岗位师傅指导,等上岗考核合格后再安排教师到相关岗位进行学习锻炼。例如,2020年7月至12月,在2018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学校安排6名专业指导教师分别到京东物流(上海)公司、京东物流(江苏昆山)公司等企业进行挂职学习,主要熟悉相关企业的布局、作业流程、设施设备的运用,同时学习收货岗、内配岗、拣货岗等岗位工作的作业操作。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以及其他空闲时间到合作的物流企业进行挂职学习。稳定的校企师资培训基地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专业教师能够针对培养目标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更加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2.校企互通培训
校企互通培训主要是和本土物流企业深入合作,双方针对培训需求以讲座、兼职教师、培训的方式互派专家或者教师。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满足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培养需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企业合作,每学期定期聘请、安排企业专家到校以讲座的形式开设第二课堂,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需求、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基于物流企业的培训需求,学校也选派相应的专任教师培训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领导共同商定培训标准、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参与培训的专任教师会融入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3.校企合作科研
科研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大幅度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双创”教学效果。校企合作科研中,一方面要保证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一致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及其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校企合作科研过程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采用的是委托开发模式以及联合研发模式。委托开发模式主要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就自身面临的痛点问题或者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委托合作院校研究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合作院校在完成研究后向企业输出研究成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例如,广西柳州德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就其运输过程中货车难以测量障碍物的高度进而发出碰撞警报的问题,委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团队研发一种安装在货车上防止碰撞的报警装置。在这种方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既可以加深校企合作,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聯合研发模式是学校科研团队和物流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先后和浙江顺丰、顺丰速运(东莞)、中铁快运柳州分公司、易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针对网络货运平台、智慧快递、物联网等方面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在课题共同研发过程中,专业教师进一步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企业专家进一步丰富了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双方都增强了为企业、社会的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根据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针对自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满足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怀湘.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5).
[2]孙玉苹,张艳丽.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9).
[3]荆妙蕾,程欣.产教融合视域下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以纺织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
[4]王春燕.职业院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意义与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8).
注: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岗课赛证创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运输管理》为例”(GXGZJG2021B183);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重点教材立项项目“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快递课程新形态教材开发研究”
【作者简介】夏丽丽(1984—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