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2016-12-21王然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王然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方法。职业教育应积极推动校企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技术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国家工业及各行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

在我国,普通劳动者技能素质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就业难与技工荒的现象仍然没有完全解决。针对我国“就业难”和“技工荒”的矛盾现状,一条有效途径就是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

一、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十年,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共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再加上学校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直接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加剧了我国的就业矛盾。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与高校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培养学生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明确的工作前景和学习目标。通过实习与学习相交替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学习有更强的针对性,并有利于将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育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创新的弊端。因此,我国职业院校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学徒制”是一种源自古代的职业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与所在时代的工业发展情况相适应。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原有学徒制的教育方法日渐陈旧,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机器化的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的职业教育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

随着二战后德国“双元制”的兴起和取得的成功,这种源于古代的师徒相授的技艺形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发展为现代学徒制。西方各国积极的汲取德国的成功经验,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调整和改革,如英国推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推行“新学徒制”、美国推行“合作性学徒制”等。我国也开始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1991年,我国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道路。现代学徒制正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典型范式,它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采用交替式学习和培训的实施方式,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享受学徒工资,随着技能的提升工资也会逐步提高,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关系和权益由法律合同保障。现代学徒制架起了校企合作的桥梁,使职业教育更具针对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例

1961年,法国建立了“学徒培训中心”,十年后法国颁布了《学徒制法案》,确定了学徒制在法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之后,法国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学徒制改革浪潮。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课程有NVQ课程和GNVQ课程,前者着重培养技术性,后者着重培养学术性,这些课程共同构成了多样化培训课程体系。每一类课程,在实施前都要经过多方合作进行开发,做到切实符合行业需求。通过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会交替的进行在岗培训、脱产学习以及从事生产工作,在这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企业会积累培训经验有助于形成“学习型工厂”,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持有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具备至少3—5年的行业工作经历。在澳大利亚许多有才之士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了师资水平,保证了教育质量。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形成以政府主导、企业融入的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保证学校培训基地能够真实再现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使学生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都能接受生产技能培训,切实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课程内容以基础技能和高级技能教学为主要特色,课程以产品生产、顶岗实习为主要载体。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新产品开发实训室,真实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学生参与或主持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并聘请企业产品研发人员和高校博士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讲座及现场指导。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与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师傅),与校内教学团队共同组成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联合研发与建设专业等工作,提升企业师傅教学能力与校内教师生产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走在探索、实践和创新的道路上,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技术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国家工业及各行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吉林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5D356;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GH150695

【参考文献】

[1] 郑新悦. 中国古代艺徒制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8.

[2] 杨小燕.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 2012(9):17-20.

[3] 赵志群. 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 职教论坛, 2009(12):1.

[4] 孙晓燕. 试论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意义[J]. 职教论坛, 2008(1):23-25.

[5] 高育奇.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07(27):58-59.

[6] 姜大源. 德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30):44-54.

[7] 关  晶. 法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述评[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4):104-111.

[8] Steed man H. Gospel H. Ryan P. Apprenticeship: a strategy for growth[J]. The centre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1998(10):1-40.

[9] 吴艳红. 英奥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D]. 东华理工大学, 2013:55-59.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