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2021-05-30蔡艳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蔡艳

【摘    要】语文是一门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学科,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事半功倍。竞争与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要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其意义所在。阅读将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学方法的使用对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086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阶段,抓住学生的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成绩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竞争与合作的真正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也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要想获得更多的进步,教师除了进行日常教学之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语文教学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独立的学习观,而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认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小学生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比较贪玩,专心度不高,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接受一定的语文启蒙教育,但这还远远不够,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认知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人类的情感密不可分,语文课堂不能过于死板生硬,需要呈现其原有的生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魅力,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角色扮演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表演一则寓言故事,学生通过对情节的表演和对人物情感的揣摩,能获得更多的语言乐趣。表演结束之后,再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小组。教师要让学生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诚实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写出对不同故事的感悟和体会。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所感所悟,进一步优化活动环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课堂更加有意义,也能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前预热活动,比如让学生轮流领读课文,朗读诗歌或者故事,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二、增强小组的竞争合作

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通常离不开与人的交往,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交友意识开始萌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建立良好的同学友谊,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尚浅,不应该花时间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上,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语文学科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它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一些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要从小开始,更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懂得科学合理地进行竞争合作,既能让自己成长,也可以帮助他人进步,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双赢的局面。

谈到合作与竞争,就离不开学生的团体合作。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合理的竞争中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进行小组加分比赛,一星期之内得分最高的小组就可以获胜。教师可以进行课堂纪律加分,比如说上课需要学生坐得端正,不打瞌睡,不闲谈,组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语文的课堂纪律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学生上课不积极,不爱动脑,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回答问题加分,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之后,经过小组间的讨论,再通过举手来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可以加分。同时也要设置首次回答问题者多加两分,这样可以鼓励内向的学生多回答问题,融进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举办成语接龙的课堂游戏,教师首先说出一个成语,然后由第一个学生紧接着说出下一个成语,接着每个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轮到接龙,小组间的成员可以互相提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为胜利而战。如果遇到说不出成语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到讲台上表演唱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发掘学生的表演潜力。科学的竞争与合作往往能创造良好的效果,它适用于学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懂竞争、会合作的人,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随之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要想获取一定的知识,大多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悠长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些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广泛阅读,增长见识,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如果教师只注重课堂阅读,没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的真正乐趣和好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升阅读层次。

阅读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无论是阅读新闻还是阅读广告,还是现在流行的“快餐式阅读”等,都可以称之为阅读。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阅读有意义的书籍,帮助学生成长。教师可以拟定部分书名,动员家长捐赠一些书籍,放在教室里,平时学生可以随时翻阅。还可以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会,让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同时也可以两个学生阅读同一本书,互相讨论。加强学生在课外的阅读,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读书榜样,陪同学生一起看书,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长期积累,小学生玩心较重,需要教师的督促,在不同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与总结,学会分辨好书,在阅读中建立自己的思维和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成才,更是为了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在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感受文化的熏陶,体味文化的魅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懂得更多人生道理,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潜移默化地影响,才能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参考文献

[1]姚淑筠.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6):42.

[2]史修燕.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新课程,2021(26):177.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我的教学方法